蒋敦复
浪淘沙·令六首 愁似万杨丝。雨打风吹。红闺蓦地费寻思。将就寻思将息好,生怕将离。消瘦苦禁持。懊恼归迟。被谁欺负只天知。知道薄情应不采,自去怜伊。 注释与赏析: - 注释: - 愁似万杨丝:形容忧愁如千万条杨丝交织。 - 雨打风吹:比喻生活的困苦和无常。 - 红闺:代指女子的闺房。 - 蓦地:突然之间。 - 将就:勉强应对。 - 将息好:意思是勉强过得去也好。 - 怕:害怕,担心。 - 瘦
注释: 春霁:春天晴朗。 眉样谁描,袛盈盈一水,浅黛无色:形容女子的眉毛像画在纸上一样,但颜色浅而没有光泽。 惨绿关河,病红池馆:指春天景色的凋敝和衰落。 天涯尽换愁碧:把愁绪都染成绿色了。 絮云飞过空尘迹:指飘荡在空中的柳絮。 声啭嫩莺,低罨画桥侧:声音婉转地唱着歌,落在画桥旁边。 文窗四面,绮阁三层,冷冷清清,做成萧瑟:华丽的门窗和三层阁楼,显得冷清清的,充满了萧条的气息。 峭东风、纤腰罢舞
梦为蛱蝶。尽此生消受,名花怜惜。一点红情,除是文鸳许相识。絮尽春愁燕子,待忘了、都还成忆。怕凉雨、飞上冰弦,波际碧云湿。 【注释】1. 红情——红色的情意:比喻男女间的感情。2. 蛱蝶——蝴蝶的一种。3. “尽”字承上启下,意思是把一生的情意都消耗在了这上面。4. 名花——指牡丹。5. 莲房——莲子的果皮,这里代指女子的心事。6. 双翼——代指女子的双唇。7. 瑶京——传说中的仙境。8.
这首诗是一首词。下面是逐句解释: 第一首: - 诗句: 绣鸾凤花犯三首 - 译文: 这是三首关于“绣鸾凤”的花名的诗句。 - 注释: “绣鸾凤”指的是用各种色彩的丝线绣制的鸾凤图案,常用来象征富贵和美丽。 第二首: - 诗句: 翙帘衣,春风一桁,文窗看丝绣。谢家娇女。正吟出双声,庭院飞絮。鸳鸯密字同心谱。金针还暗度。 - 译文: 轻轻摇动着帐帘,看到外面的春风吹拂
诗句释义与注释 ``` 鸳梦怕分明。酒已全醒。不多听得也伤情。花外疏钟灯外雨,一两三声。 何事别离轻。恼恨今生。桃笙悄拥坐深更。蜡烛背人红不亮,孤泪盈盈。 ``` 1. 第一句:“鸳梦怕分明”中的“鸳梦”指梦中的爱人,而“怕分明”表达了一种害怕梦醒后的失落和不安。 2. 第二句:“酒已全醒”意味着饮酒后感到完全清醒,暗示了对现实清醒的认识。 3. 第三句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概括。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这是一首咏物词,上阕写红梅自君离去后,独自承受风雨,“剩有芳心未死,啼残泪、鹃痕空湿”一句中“鹃痕”即指杜鹃的啼血。下阕写红梅在萧瑟中独自开放,“寂莫朱颜也非昔”,是说红梅虽然艳丽依旧,却失去了往日的娇媚风韵。全词以红梅自喻,表达了作者对故人的怀念之情。 【答案】 译文
【诗词正文】 落叶满江浔。玉宇萧森。秋声都在古墙阴。但有无情谁解听,人自伤心。心事托瑶琴。短调长吟。人间何处觅知音。判取此生愁里活,不道而今。 【注释】 浔:水名,源出江西彭泽,流至安徽安庆入长江。 玉宇:指天。 凄切:凄凉、悲切。 短调长吟:指弹奏琴时,时而急促,时而舒缓。 【赏析】 《浪淘沙·令六首》,词牌名,又名“忆多娇”,双调五十四字,仄韵。《浪淘沙》词调,本唐教坊曲
绣鸾凤花犯三首 第一首 正愔愔,黄昏小院,疏帘澹流水。二分香气。荡一抹珠烟,娇梦扶起。茜裙悄罥秋千底。销魂曾此地。 译文: 正沉浸在宁静之中,黄昏时分,小院里,轻轻垂下的帘幕映着潺潺流水。淡淡的花香随风飘散。梦中,一缕轻烟般的珠光撩动着她的脸颊,让她从睡梦中醒来。她轻轻地穿着红色的茜裙,仿佛怕惊扰了沉睡中的秋千。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女子春日午后闲适生活的词。通过细腻的描绘
梦里楚山孤。烟水模糊的注释:梦中的楚山显得格外孤独,周围的景色朦胧不清。 天涯还怕有愁无的译文:在天涯海角,我仍然害怕会有更多的忧愁。 昨夜星辰今夜雨,后夜江湖的译文:昨晚的星辰照耀着今夜的雨水,而未来的日子里又将是怎样的江湖呢? 薄幸怨狂夫。信也稀疏的译文:对于薄幸之人,他的态度是怨恨和冷漠的,而他的书信也是越来越稀少了。 画廊鹦鹉一声呼的译文:在画廊里,一只鹦鹉发出了一声呼唤。
浪淘沙令·六首 楼外雨潇潇,灯影愁飘。秋心都付与芭蕉。又是一枝梧叶下,特地销魂。 前事忆红桥,声咽琼箫。画中人送镜中潮。肠断去年江北泪,流到今宵。 注释: -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浪淘沙九首》中的第六首。 - “楼外雨潇潇”描绘了一幅雨景图,暗示着人物的心情也随着雨水而变得更加忧愁和凄凉。 - “灯影愁飘”进一步强调了人物的孤独感,通过“愁飘”一词,传达出人物内心深处的忧郁和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