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外雨潇潇。灯影愁飘。秋心都付与芭蕉。又是一枝梧叶下,特地销魂。
前事忆红桥。声咽琼箫。画中人送镜中潮。肠断去年江北泪,流到今宵。
浪淘沙令·六首
楼外雨潇潇,灯影愁飘。秋心都付与芭蕉。又是一枝梧叶下,特地销魂。
前事忆红桥,声咽琼箫。画中人送镜中潮。肠断去年江北泪,流到今宵。
注释:
-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浪淘沙九首》中的第六首。
- “楼外雨潇潇”描绘了一幅雨景图,暗示着人物的心情也随着雨水而变得更加忧愁和凄凉。
- “灯影愁飘”进一步强调了人物的孤独感,通过“愁飘”一词,传达出人物内心深处的忧郁和不安。
- “秋心都付与芭蕉”表达了人物对秋天的感慨,将自己的心情寄托在自然景物上,如诗中所说“秋心都付与芭蕉”,形象地展现了人物内心的哀怨。
- “又是一枝梧叶下,特地销魂”运用“梧叶落”的象征手法,象征着人物对逝去时间的留恋和对现实的无奈。
- “前事忆红桥,声咽琼箫”。这里回忆过去的事情,声音哽咽如同玉箫的声音。
- “画中人送镜中潮”借用画中人和镜中潮的典故,表达人物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赏析:
这首诗是刘禹锡在被贬期间所写,通过描绘雨景、灯影、芭蕉等意象,深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郁和失落。诗中的“楼外雨潇潇”、“灯影愁飘”、“秋心都付与芭蕉”等词句,不仅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更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情感。诗人用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将复杂的情感浓缩于寥寥数语之中,使得整首诗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