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梁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理解和掌握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需要逐字逐句地分析理解,同时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考虑。 早发沭阳 立春早起沭阳程,衾薄空舆梦不成。 浅水无桥牵马渡,晓星如月照人行。 译文: 立春这天早早起床出发到沭阳去,因为天气寒冷被子又薄,坐车没有睡着做梦了。 浅水处没架桥,牵马不能过去,只能望河兴叹。 晨光熹微,天上的星星像月亮一样明亮,照亮了我行走的道路。 赏析:
【注释】 郯城:在今山东郯城县。 柯条:指树,也泛指枝条。 苍郁:茂盛、葱茂的样子。 萧骚:形容声音凄凉哀怨。 囒囒:象声词。狗叫声。 【赏析】 此为一首纪行诗,写诗人在旅途上所见的农村景色和听到的各种声响,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首联“村落无树木,鸟兽无羽毛。”是说经过长途跋涉后,来到一片空旷的田野。这时,只见村舍稀疏,连鸟兽也不见了踪影。这一句看似平淡无奇
郯城道上 病骨衰气血,瘦硬柴一把。 晨征霜露寒,两脚痛如剐。 局蹐一舆中,羡杀蓬门寡。 鸡啼茅屋上,牛眠土墙下。 从容指行人,云是南来者。 注释: 郯城道上:在郯城县的路上。 病骨衰气血:生病的身体虚弱,气血不足。 瘦硬柴一把:瘦弱得像一根柴棒一样。 晨征霜露寒:早晨出征时,霜露打湿了衣服,感到寒冷。 两脚痛如剐:脚上的疼痛像被刀割一样。 局蹐(jí):局促不安的样子,形容行走艰难。 蓬门寡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斜阳平楚风烟乱,新月遥村鸡犬微。 好与邻翁争席罢,其如客邸带愁归。 疏萤暗落青苔井,野火孤明了板扉。 多少惊心荣辱事,秋江拟付钓鱼矶。 注释: 1. 斜阳平楚风烟乱:斜阳映照下的楚国大地,风烟四起,景象纷杂。 2. 新月遥村鸡犬微:远在村子的新月,伴随着细微的鸡鸣和狗吠声。 3. 好与邻翁争席罢:我好意邀请邻居老人共进晚餐,但最终因为客人的到来而作罢。 4.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1. 不知长夜不知冬,枣堡榆庄走兴浓。 注释:不知长夜是指不知道时间的流逝,不知冬是指不知道冬天的到来。枣堡榆庄走兴浓,形容在枣堡榆庄这个地方,人们的心情非常兴奋,充满活力。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人们在枣堡榆庄这个地方的心情和状态,表达了对这个地方的喜爱和热情。同时
【诗句释义与注释】郯城道上 在江淮地区,日间雨雪交加,直到入山之后天气才转晴。 弥然千里白,照日增光明 整条道路上,白雪覆盖了千里之地,阳光照射下,雪面更加明亮。 天无片云黑,野无寸草青 即使天空中没有一丝乌云,也没有一片草地是绿色的。 藐焉余一身,有若纤尘停 我独自一人,渺小得就像一缕细微的尘埃一样。 所以古达人,思与大化冥 因此古代的圣人,总是思考如何与宇宙的自然法则融为一体。 【译文】:
【注】松:指梅花,因为梅花与松柏同为岁寒三友。 峨峨千丈松,挺生蓝溪侧。 种自新建来,根从蕺山出。 耸身立云表,枝柯散八极。 众芳仰广荫,攀援各努力。 中有幽兰姿,细草愧弱植。 瞻望徒殷勤,高卑不相及。 松枝忽下垂,一朝承颜色。 何以报长松,馨香保贞德。 赏析:此诗作于崇祯八年(1635),诗人在福建延平府南台书屋(后改为文庙)讲学时所作。诗人以松喻梅,以松之坚劲比梅之傲骨,表达了自己不畏强权
【注释】 燕子矶:在今江苏镇江市北。 观音阁: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北的甘露寺内,是镇江名胜之一。 凌天表:凌驾于天。 形骸滞客途:形体困顿滞留在旅途中。 玄真子:指陶弘景。他曾任句容令,后隐居句曲山(今茅山),自号华阳隐居。 泛宅浮家:泛指随遇而安,漂泊不定。 【译文】 夜泊燕子矶头观月亮随浪涛起伏,登上观音阁上听风声吹过芦花。 只懂得超然物外、凌驾于天地,哪里还记得自己的形体和羁旅之苦?
注释:万劫难灰的伉俪心,舟中过客的愁意深深侵袭。倚门两载感叹行旅之苦,知道比那冈头望夫石更深切。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旅途中夫妻分离之情的作品。诗的开头“望夫石”三字,点明了主题,即夫妻离别。接着,诗人用“万劫难灰伉俪心”一句,表达了夫妻之间深厚的感情,即使历经万劫也难以磨灭。然后,诗人描述了船中的过客,他们的心中充满了愁绪。最后,诗人通过“倚门两载嗟行役,知比冈头望更深。”一句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题时,要逐字逐句的进行翻译,并注意关键词语,如“久”、“朔风”、“西日”等,同时要结合诗句的意思理解作者的情感。“登楼”:登上高楼。久不登楼望,江天别样清。久未登高而望,江天显得格外清明。久:长时间。 【答案】 久未登高而望,江天显得格外清明。久:长时间,此处指很久。 译文: 好久没有登上高楼眺望了,眼前江面水天一色、分外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