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贞立
【解析】 此为一首闺怨词。全篇以“忆”贯串全词,写闺中女子对远行人的深切思念和伤别之情。上片由景入情,写景中寓情;下片直抒胸臆,表达伤别之情。 【答案】 ①鳞鸿:比喻远方来的使者。②暮蝉空向林梢咽:黄昏时,蝉声凄切地鸣叫着,在树林里回荡。③秦娥:即秦娥女,古代传说中为丈夫精诚而死的女子。④安否:平安与否。⑤相觅:互相探访。 赏析: 这首小令,写的是闺怨相思之情。全词用比兴手法
这首诗的意境深远,情感丰富。它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思考。 我们来看第一句“青衫湿题断肠草”。这里的“青衫”指的是诗人的衣着,而“湿题”则暗示了他内心的痛苦和无奈。“断肠草”是一种能够让人感到悲伤和痛苦的植物,因此诗人用它来比喻自己的心情。这一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将诗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色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强烈的视觉效果。 我们看到第二句“倾倒三峡潺潺水
南乡子·思亲 《南乡子》原为唐教坊曲,因柳永所作《雨霖铃慢》有“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故取此词调名。这首词是抒写羁旅愁思的抒情小词。上片首句以梅花比喻人,说自己虽处逆境但意志如梅,傲骨凌霜,不随波逐流,也不随俗浮沉,自得其乐。次句写梅花不畏严寒、傲雪斗霜、迎难而开的精神品质。三、四两句写梅花虽美却无争春之意,只愿与众梅同发,不夸春光独好,暗寓自己的志趣和情操。下片写羁旅之情
诗句释义: 1. 和逗晚香愁一线:与黄昏的香气一起,愁绪似乎被一根线牵引着。 2. 触景无端,泪湿罗衫遍:看到眼前景物,无法控制地流泪,泪水湿润了整件罗衫。 3. 闷来欹枕不成眠:因为心中烦闷而靠在枕头上难以入睡。 4. 梦中还虑愁难遣:在梦里也担心如何排解这深深的愁绪。 5. 人静萧斋门独掩:当人们都已安静下来,只有我在书房里,门是关着的。 6. 无限愁思,半刻肠千断: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忧愁
浣溪沙 尽日帘垂懒上钩。无端春思在眉头。絮飞花落梦悠悠。 剪剪轻寒朱户寂,丝丝细雨小窗幽。东风肠断不堪留。 注释: 1. 尽日帘垂:整天都拉起窗帘,形容整日无所事事。 2. 无端春思:无缘无故的春愁。 3. 眉头:指眉间。 4. 絮飞花落:形容春天飘飞的柳絮和凋谢的花。 5. 梦悠悠:梦境悠远、渺茫。 6. 朱户:古代富贵人家的大门。 7. 丝丝细雨:像线一样细小的雨滴。 8. 小窗幽
【注释】 苕溪:今浙江长兴县西。 一抹晴空无际,烟光淡荡,微月当楼:一片晴朗天空,没有边际。烟光淡淡地荡漾,一轮小月亮映在楼上。 点缀平芜树色,暮霭初收:点缀着荒草地的树木景色,傍晚的云气开始散去。 断霞边、慈乌千点,看反哺、争择枝头:在天边残阳如血的余晖中,有无数只乌鸦栖息在树枝上,看着它们的母亲辛勤地寻找食物。 漫凝眸。亲帏何处,旅梦难留:我不禁凝视着远方,不知道亲人的居所在哪里
【注释】 忆王孙:词牌名。 何事:为何。 愁多:愁思很多。 病缘:疾病是烦恼的原因。 又无眠:又没有睡好。 起来:起床。 羞:羞愧。 镜台:梳妆台。 有谁怜:有谁来怜惜我。 探梅时节:农历二月梅花开放的时候。 拥炉天:抱着火炉取暖。 【赏析】 这是一首闺怨诗。词人借写自己闺中苦闷,抒发了伤春、伤别、伤时等多重情感。 上片开头两句“何事愁多与病缘”,点明愁思之因。“一宵风雨又无眠”,说明愁思之深
【注释】: 晕掩青灯,寒侵翠袖:青灯,指青花瓷器做的灯。晕,是青花瓷器的花纹。青灯下,灯光映照着青花瓷器,显得格外娇艳。寒侵翠袖,意思是说在寒风中穿着翠绿的衣衫,衣襟被风吹得紧紧的。音书望断重阳后:音书,指的是书信。望断,是形容非常想念的意思。重阳节,即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古代有登高、赏菊、饮菊花酒等习俗。这里是指重阳节过后。昔年闺阁斗新妆:闺阁,是指女子的内室。闺阁斗新妆
浣溪沙 好梦留人悔欲醒。谁教莺语弄新晴。乍寒还暖近清明。 门掩落花春寂寂,香消睡鸭昼沉沉。日长闲自理瑶琴。 注释: 浣溪沙:词牌名,又名“渔家傲”、“小庭花”等,双调,六十字,上片四句,下片五句。上下片各三平韵,一叶韵;上片第二、四句韵同,下片第五、六句韵同。 【好梦】好景不长的好梦。 【留】挽留。 【人】指自己。 【悔】后悔。 【欲醒】快要醒来了。 【谁教】是谁在教我呢?即“何人教”的倒装。
【注释】 闲拨玉炉烟篆:悠闲地拨弄着香炉里的烟篆。 阵阵北风吹幔:阵阵北风刮动帷帐。 滴沥小窗前,长共淋铃凄断:滴落的雨点打在窗前,长年与铃声一起凄惨断裂。 宵短:夜深人静。 离愁一半:离别的愁绪占了一半。 【赏析】 “闲拨玉炉烟篆”三句,写冬夜的情景。室内清寒,炉火渐熄,而屋外朔风呼啸,帘幕飘摇。诗人以“闲拨”二字,写出了其内心的无聊和寂寞。 “滴沥小窗前,长共淋铃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