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行己
次渠仅老韵四首 忧患功名晚,尘劳岁月侵。愁来无与语,老去独伤心。不复周公梦,宁须季子金。题诗凭遣兴,情极恐言深。 注释:忧患(忧虑)功名(官位)晚(迟);尘劳(世俗的烦恼)岁月(时间)侵:侵蚀。愁来无与语(愁苦时没有人可以倾诉);老去独伤心(年纪大了只有一个人感到伤心)。不复周公梦(不再像周公那样有梦想):周公指周朝开国功臣姜尚,他帮助武王灭商有功,封于齐地,号为齐侯
宿大足寺 尘埃得古寺,突兀乱山中。 叠径僧居僻,悬崖鸟道通。 塞云常雨雪,山木自多风。 万事浮生外,心花发暮钟。 注释: - 尘埃得古寺:灰尘被古老的寺庙所覆盖。得,附着。古寺,指历史悠久的寺庙。 - 突兀乱山中:山峰高耸,参差不齐。突兀,高耸、突出的意思。乱,杂乱无序、错综复杂。 - 叠径僧居僻:山路蜿蜒曲折,通往寺庙的道路很偏僻。叠径,小路交错,曲折盘旋的样子。 - 悬崖鸟道通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皛皛平川静,晖晖寒食曛。 连山荒白草,属地乱黄云。 岁晚关心事,天边为客身。 扁舟终不恶,奔走失吾真。 译文如下: 在道中我感慨良多,看到那辽阔的平原如此宁静,阳光洒落使得寒食节的气息更加明显。 远处连绵不断的山峦上长满了荒无人烟的野草,地面上一片狼藉,被黄云覆盖。 随着年岁渐长,我越发感到世事的艰难,心中牵挂着许多事情,而我在天地之间只是一名过客的身份。
次渠仅老韵四首 鸟暮已归宿,吾今行亦休。 百年能几许,万事不胜愁。 贫贱须行乐,功名可枕流。 鲈鱼秋兴远,风起白蘋洲。 注释: 1. 鸟暮已归宿:指鸟儿傍晚时返回栖息的地方。 2. 吾今行亦休:表示现在我也该休息了。 3. 百年能几许:意思是人的生命能有多久呢? 4. 万事不胜愁:表示所有的事务都让人感到无比的忧愁和烦恼。 5. 贫贱须行乐:即使生活贫困、地位低下,也应该寻求快乐。 6.
【注释】 咄咄:叹词,表示惊异或愤慨。休:不要。无赖:顽皮而不好。栖栖:忧思貌。柱下史:指孔子弟子颜回,字子渊,鲁人,孔子门下四科之首。多病:多灾多难。药:指治病的药物。长贫:长期贫困。怨天:埋怨上天。归期:归家的日子。远道:长途。稻粱田:泛指农家乐事。 【译文】 不要像无赖一样地生活;又度过了一年。 时常跟从孔门弟子颜回,独自向薛中人借钱。 有病时只有服药治疗,长期贫困并不埋怨天公。
次渠仅老韵四首 痴拙时无用,归来老罢休。 夜寒为客梦,岁晚异乡愁。 鸟有南枝宿,川皆东海流。 凭高望归路,云重失沧洲。 注释与赏析: 1. 痴拙时无用,归来老罢休。 注释:形容自己一生虽无大作为,但最终选择回归自然,不再追求名利。 赏析:诗人用“痴拙”来形容自己的性格特点,表示自己虽然笨拙不聪明,但并不以此为耻。他选择“归来老罢休”,意味着他决定放下过去的执着和追求,回归自然的怀抱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作者及创作背景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同时还要了解一些常用的手法如修辞、表现手法等. “世事人情了,年华鬓发侵”,这是诗人对人生的一种感悟,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的看法.“世事人情”指社会现实,“人情”即人情世故;“了”是完了的意思,这里指看透了.“年华”即时光
【注释】 1.侨寓:寄人篱下,无家可归。 2.素隐:指隐居不仕的人。 3.清秋:秋高气爽的时节。 4.他乡:外乡,别国。 5.用拙:做学问或做事不得法。 6.休:停止,罢休,不再进行。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晚年流寓他乡时。诗中表现了作者在贫贱之中仍然保持高尚节操,不慕功名利禄,不求富贵显贵的生活态度,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祖国和家乡的无限眷恋之情。 首联“已罢仍侨寓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新恩好骥子,门户有辉光。 - 注释:李子兴得到朝廷的新宠(“新恩”),像一匹好马一样被宠爱(“好骥子”)。他的门庭因此显得光辉灿烂(“门户有辉光”)。 - 译文:李子兴因为得到皇帝的宠爱而如获至宝,他家门因之光彩夺目。 2. 昏宦通三世,山川共一方。 - 注释:他祖父曾担任高官,父亲也继承了这份荣耀。他们父子两代都在同一地区做官(“昏宦通三世”)。 - 译文
【注释】: 1. 宿雨郊原润:隔夜的雨水使郊外的原野变得湿润。 2. 新晴禾黍香:新雨过后,田野上的谷物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3. 天高晨气静:早晨天空高远、空气清新。 4. 地阔野风凉:大地辽阔,野风吹来令人感觉凉爽。 5. 忽忽忧群盗:心中突然忧虑起盗贼之事。 6. 悁悁怀故乡:内心深深思念家乡。 7. 摄官聊免死:临时任职,勉强可以免除一死。 8. 何敢论行藏:怎敢谈论自己的去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