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友直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所作,全诗共四句,下面逐句进行解读: 第一句:“四时天气促相催,一夜薰风带暑来。” - “四时天气促相催”:这句话描述的是四季的天气变化迅速,就像被催促着一样。这表达了时间的快速流逝和自然现象的变化无常。 - “一夜薰风带暑来”:这里的“薰风”指的是温暖的春风,它带来了夏天的气息。"暑来"则表示夏季的炎热开始显现。整句话描绘了春天结束、夏天开始的景象。 第二句
诗句 待友不至 自与吾朋聊外期,心旌切切望容仪。 闻言回首非因错,欲语恁栏岂是痴。 春酒破愁难作喜,莺花供兴不成诗。 有时会晤情何限,握手论文到日西。 译文 等待朋友不来,我和我的朋友们约定在别的时候相会,但我内心急切地盼望着他们的到来。听到他们的消息后我回头望去,却不是因为他们有什么错误,而是因为想和他们说话。 春天的酒不能驱除我的忧愁,但美丽的莺歌和花朵却不能满足我的诗意。有时我们相见
【注释】 一叶井梧:井边梧桐叶子飘零,指七夕。井梧:井边的梧桐,此处代指七夕之夜。双星:指牵牛星与织女星。忽相遇:忽然相见。却怜:更可怜,更可爱、可羡之意。参与商:参星和商星。“参”、“商”是二十八宿中的两个星名,古人以它们为兄弟,所以合称“参商”。《史记·天官书》:“参为商,商为参。”后因用以比喻夫妻分离。晤会:相逢会面。何夕:什么时辰。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
【注释】 端午节:中国农历五月初五。端阳日:指端午节。蒲觞:古代的酒杯,用蒲草做的。斟:斟酒。兴怀:兴起,产生感慨。吊古:凭吊古迹。漫成吟:随意写成的诗。 赏析: 此诗首句点明端午,次句写自己举杯自斟,三、四两句抒发感旧和吊古之情,结句以“吟”字作结,含蓄而意蕴深远。 全诗语言质朴,情韵悠长。诗人在端午佳节,面对家乡的风俗,自然地联想到自己的身世,不禁感慨万端。同时,他想到屈原
【注释】 霁:雨止天晴。 动我情:触动我的情感。 山鹊:喜鹊,一种鸟类。 弄新声:指喜鹊发出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久雨过后初晴的景象。首句“久雨初收霁”点明时令,说明天气已转晴。颔联“野花含宿泪”形象地写出了春雨的滋润和滋润后的美丽。颈联“山鹊弄新声”则通过鸟儿欢快的鸣叫声,表现出春天生机盎然、万物复苏的景象。全诗语言清新明快,意境优美,富有生活气息
【注释】 槛:栏杆。幽抱:幽静的怀抱,指隐逸的生活态度。评:评论。因:所以。乐处:快乐的地方。友:朋友。欲破愁城:想冲破忧愁的重围,即“以诗为酒”。城:这里指愁苦的重围。歌罢:唱完歌以后。强进:勉强喝下去。 【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闲适情怀的七绝。首两句点明了自己闲居无事,在山花照眼之际,独爱幽雅淡泊的情怀;第三句说因为有了这种闲适的情怀,所以才去寻访乐趣;第四句是说,要冲破忧愁重重包围的牢狱
闻莺 闷坐书斋学诉春,漫思黄鸟转伤神。 惟知弄舌娇和巧,不管行人喜与嗔。 侵晓爱趋红树暖,移时又向绿杨新。 始知春燕情何厚,日日相依旧主人。 注释: 1. 闻莺:听到燕子的鸣叫。2. 闷坐书斋学诉春:在书房里闲坐,试图用文字表达春天的气息或意境。3. 漫思黄鸟转伤神:只是随便想想春天里的黄鹂,就感到伤感。4. 惟知弄舌娇和巧:只是知道燕子善于模仿人类语言,声音娇柔且灵活多变。5. 不管行人喜与嗔
寿黄有司诞日 天挺英才佐庙廊,千年懋绩炳旗常。 悬弧偏喜民生寿,报国还期道体康。 庭有芝兰呈晚秀,门多桃李毓春芳。 微吟聊助冈陵祝,鹤发乌纱映鬓霜。 译文: 在黄州(即今湖北省黄冈市)有一位官员的诞辰纪念日,他的才华横溢,辅佐朝廷,功绩卓越,如同常青的旗帜一样,被后人永远铭记。 他喜欢人民生活,希望他们都能长寿,为国家做出贡献,同时也希望自身的道德修养能够健康。
丙戌春雾 忽逢阴浊气氤氲,四顾山河尽已昏。 窗外霏霏成细雨,檐端渺渺缀浮云。 朦胧咫尺人难辨,混沌东西路不分。 若得一番风扫后,依然再觌旧乾坤。 注释: - 丙戌春雾:指春季的雾霾天气。 - 忽逢阴浊气氤氲:突然遇到了阴暗、浑浊的空气。 - 四顾山河尽已昏:四周环顾,看到山河都变得昏暗。 - 窗外霏霏成细雨:窗外下起了细雨,像雾一样。 - 檐端渺渺缀浮云:屋檐的边缘被飘浮的云彩轻轻点缀。 -
【注释】 九畹:古制一畹为百亩,九畹为九百亩。 裛(yì):沾湿。 素质:指兰草的茎干,青绿色。 自甘:乐于。 巢许:相传尧时隐士许由、巢父隐居山林。 巍阶:高大台阶,比喻高位。 物类:指兰。 羞媚世:厌恶世俗之态。 污名秽节:玷污了名声和气节。 【赏析】 首句写兰花在雨后盛开;次句写兰花香气袭人;三、四句写兰花迎风飘动的姿态。五、六句写诗人对高洁人格的追求,与兰一样不慕荣利。最后两句以物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