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宰
【注释】 拟:比况,比喻。芳尘:指官宦的显赫声名。理钓缗:整理丝线。二纪期君绍先烈:二纪是指二十年,期君是指希望君主能够继承先烈的事业。一官投老祇参军:一个官职到老只是参军。公论犹期岁晚伸:公正的评价还在期待在岁晚时得到伸张。见说宗工好风鉴:听说宗工擅长相面。严宸:宰相名。荐书何日到严宸:什么时候将我的荐书送到宰相那里。 【赏析】 这是一首应制诗
【注释】 平生:一生。 嘉遁:指隐居。轻朝衣:轻视做官。 圣世:指太平盛世。重特招:看重和征召。 匏瓜:一种葫芦科植物。先圣:先王,指孔子、孟子等古代圣贤。 睎:向往。 江一万里,舟行疾如飞:长江水宽达一万米,乘船行驶就像飞一样快。 东南盛人物,十九饫甘肥:东南是富饶的地区,有很多人才和物产,百姓大多吃得饱。饫(yù):吃得很饱。 子公:张子公,即张华。伯玉:张华的字。 起布韦:从平民出身。布韦
【译文】 听说中原经过百战余生,遗民亿万人盼望着收复。 大言不惭的说恢复,真能如此吗? 北方凄凉的都是故土,南来侵略的有几狂胡。 现在淝水山河已经改变,寄语元戎何不远图。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被贬期间写给淮西帅同年赵宝谟的。诗中表达了对朝廷的失望和忧虑,同时也表达了对祖国统一的渴望。 首联“闻道中原百战馀,遗民亿万企来苏。”诗人得知中原经过百战之后,遗民们亿万人期盼着收复
【诗句释义】 1. 学诗常拟邵尧夫:尧夫,即邵尧夫,宋代理学家、诗人。常以邵尧夫的诗歌作为学习的对象。 2. 问道曾谒杨慈湖:慈湖,地名,位于河南省登封市,是杨慈湖的地方。曾经到访并请教过杨慈湖。 3. 尧夫之诗呈大朴:尧夫之诗指的是邵尧夫的诗歌,呈大朴指的是展现最原始的本质。 4. 慈湖之学澄太虚:慈湖之学指的是杨慈湖的学习,澄太虚指的是清理过于复杂的事物。 5. 羡君优游两者间
墨池催胜游,虞卿枉真迹。 墨池:指晋代王羲之的“墨池”,在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王羲之曾在这里洗笔砚,后人便将洗笔的水称为“墨池”。 这句诗的意思是:我被邀去游览山景,但因为墨池的缘故,不能按时出发,只能枉屈你送我的真迹。 译文:我被邀去游览山景,但因为我被邀去游览山景,所以不能按时出发,只能枉屈你送我的真迹。 注释:墨池:指晋代王羲之的“墨池”,在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王羲之曾在这里洗笔砚
睎骥长惭马不前,着鞭何意在君先。 睎:仰慕;睎骥:仰慕骏马。长惭:常惭愧。马不前:马走在前面,比喻人先行。着鞭:鞭策马快走。何意:为什么。在君先:走在君的前面。 须惩牛后羞馀子,独占鳌头下九天。 须:必须;惩:戒;牛后:牛蹄印之后;馀子:其他孩子。独占鳌头:鳌头,古代科举制度中第一名的代称,比喻状元。下九天:指登上皇位成为皇帝。 上苑未须夸得意,道山共拟便登仙。 上苑:指皇宫。上苑未须夸得意
解析: 这首诗的作者在描述与朱景渊的友谊和对朱景渊的深深怀念。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当时最少年” - 注释: 年轻时。 - 关键词: 少年,指青年时期。 -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年轻时代的怀念,那时的他们可能正处于充满激情和活力的阶段。 2. “雪林紫芝翁” - 注释: 雪中的树林,紫芝,形容人。 - 关键词: 雪林,紫芝,形容人。 - 赏析: “雪林”象征着高洁
【解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首句“秋荐”是说秋天送人;第二句“几看”“夺标”是说多次考试名列前茅,被选拔为进士。三四句写兄弟二人的情意,五句写自己对科举的看法,六句写自己希望兄弟在科举中取得好成绩。最后两句写诗人的赠词之意,即希望兄弟不要因为科举而失去自己的志向和追求。 【答案】 译文:秋日里,我送恭叔兄赴京赶考,听说他连年参加会试,多次名列前茅,多次被选为进士。他如同北雁南飞,文场得意
诗句释义与赏析 第1句:归来心事平 - 注释:回到自己的位置,心境平和。 - 赏析:诗人以“归来”表达自己归隐的心境,而“心事平”则说明他内心已经平静,没有过多的忧虑和烦恼。 第2句:蹇驴踏秋风 - 注释:蹇驴(一种老驴)在秋天的风中行走。 - 赏析:这里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色,老驴在风中行走,给人一种孤独、凄凉的感觉。 第3句:举鞭问髯奴 - 注释:举起马鞭询问身边的仆人。 -
【注释】 ①“题茅山”:指题写在茅山的泼墨池。 ②“庆云庵”:即庆云寺,故址在今江苏镇江北郊。 ③“路转几山腰,地寻双海眼”:路转了几处山腰,我寻找着那双海的源头。 ④“涧咽吕公泉”,涧水呜咽流过吕洞宾修炼成仙的地方。 ⑤“桥横蜀道栈”:一座桥横跨在蜀地的栈道旁。 ⑥“主人去不归,山空春事晚”:因为主人不在,山中春天的事也显得有些晚了。 ⑦“何时具蔬笋,开门延客饭”:什么时候才能备齐蔬菜和竹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