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转几山腰,地寻双海眼。
涧咽吕公泉,桥横蜀道栈。
主人去不归,山空春事晚。
何时具蔬笋,开门延客饭。
【注释】
①“题茅山”:指题写在茅山的泼墨池。
②“庆云庵”:即庆云寺,故址在今江苏镇江北郊。
③“路转几山腰,地寻双海眼”:路转了几处山腰,我寻找着那双海的源头。
④“涧咽吕公泉”,涧水呜咽流过吕洞宾修炼成仙的地方。
⑤“桥横蜀道栈”:一座桥横跨在蜀地的栈道旁。
⑥“主人去不归,山空春事晚”:因为主人不在,山中春天的事也显得有些晚了。
⑦“何时具蔬笋,开门延客饭”:什么时候才能备齐蔬菜和竹笋,好让我们一起开斋吃饭呢?
【译文】
山路曲折转了几处,山腰里我寻觅着那双海的源头;
涧水呜咽流过吕洞宾修炼成仙的地方,那座桥横跨在蜀地的栈道旁;
主人远行去了不归,只有山中春光空寂了;
什么时候才能备齐蔬菜和竹笋,好让我们一起开斋吃饭呢?
【赏析】
《题茅山泼墨池》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小诗。诗人在茅山游览,一路走来,欣赏到许多美景,如涧咽吕公泉、桥横蜀道栈等,都使他留连忘返。但是诗人并不满足于眼前的美景,他想进一步探求这些美景的来历,于是便写下这首诗。诗的前四句描写诗人在茅山游览的所见所闻。后四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茅山上人离去后的寂寞之感。全诗语言朴实,意境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