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宰
《和赵章泉见寄二首》是宋代刘宰所创作的一首诗。下面是这首诗的内容: - 诗句: 1. 平生错里识曹刘,眼底谁为第一流 - 解读: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在文学上的成就与成就的相对性。刘宰通过“错里识曹刘”暗示了他能够识别出古代文学巨匠曹操和刘备的才华和风格,但同时也指出了后世可能难以超越前人的成就。这里的“眼底谁为第一流”意味着在他的眼中,谁是最伟大的文学家,这是一道难题,没有明确的答案。 -
谢章泉再以前韵见寄三首白社相从远与刘,可怜衲子溷儒流。 自嗟达巷知夫子,缅想诸荀从太丘。 书寄洪乔空尔耳,诗编杜集可容不。 前山底处堪长望,我欲携筇上上头。 注释: 1. 白社相从远与刘:指与白社的人交往密切,如与刘某(具体指谁不详)交往。 2. 可怜衲子溷儒流:可怜那些出家人混在儒者之中。衲子,指僧人。 3. 自嗟达巷知夫子:自己感叹在小巷里认识孔子(孔子曾到过这里)。 4. 缅想诸荀从太丘
【解析】: 1. 本诗的格式是七言绝句,每句七个字。全诗共四联八句。 2. 第一联“平生暗里识曹刘,眼底谁为第一流”的意思是:我一生中默默无闻地认识曹植、刘桢,谁能成为一代文章之冠?“暗里”指暗中;“曹刘”指东汉末年的两位杰出诗人,即曹操和曹丕(字子桓)、刘桢(字公干);"眼底”意谓在众人之中;"第一流”意谓首屈一指。 3. 第二联“锦里正应推老杜,鲁人亦解说东丘”的意思是
诗句释义与注释: 1. 社日僧舍风雨 - 社日:指农历的春社日,传统上这一天祭祀土地神。 - 僧舍风雨:描述僧侣居住的地方被风雨侵扰的情景。 - 译文与赏析:在春社日这天,寺庙里的风风雨雨特别多,似乎连僧人的居所也难以幸免。 2. 借蔬香积共晨炊 - 借蔬香:借用“素食”之“素”,形容食物的清淡、简朴。 - 香积:佛教用语,指积累功德的斋食,比喻简朴的生活和积累功德。 - 共晨炊
【注释】 1.丁宁:再三叮咛。汉兴:汉朝建立。 2.礼行郡国:按礼仪规定,在各郡国举行宴会。 3.使君:指地方长官,这里指州郡长官。重新开宴:重新举行宴会。 4.多士连翩:多士,指许多士人;连翩,形容士人接连不断地来。喜策名:高兴为自己取个好名字。 5.月窟:比喻月亮的窟窿,这里指月亮中。传好信:传递好的消息。 6.风帆:船帆。修程:远航行程。 7.后会:将来再聚会。君知否:你知道吗? 8.紫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题目为《和赵龙图鹿鸣宴韵二首》的第二首。全诗如下: ``` 预宴当年记夙兴,笙歌堂上正和鸣。 别来几送龙门客,去后空题雁塔名。 麋鹿群中便野性,蜩鸠飞处笑云程。 羞肴也到茅檐下,磊块堆盘里社荣。 ``` 1. 诗句释义: - 预宴当年记夙兴:回忆起当年参加宴会的情景,早起开始准备(夙兴)。 - 笙歌堂上正和鸣:在宴会上,音乐与歌声和谐地交织在一起(笙歌堂上)。 -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内容、思想情感和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然后根据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作答,注意语言要流畅,表述要清晰。 “寄语金渊陆大夫,归田相府竟何如”,诗人在信中嘱咐金渊陆大夫:你辞官还乡后,是否真的像人们所说的那样快乐?“归田相府”指退隐田园,过上闲适安逸的生活
诗句释义及译文 第一句:玉楼工就故人仙,宿草离离起暮烟。 - 关键词: 玉楼工、故人仙 - 注释: “玉楼工”指的是建造的玉楼已经完工,“故人仙”则暗示了这位朋友如同仙人一般的存在。 - 译文: 玉楼已经完成了它的工作,仿佛一位仙人般的故人。 第二句:曾说项斯谁复记,尚怀中散子真贤。 - 关键词: 项斯 - 注释: “项斯”可能是一个历史上的诗人或者是黄子弘的朋友。 - 译文: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此诗首联写县令赵百里的美政;颔联写县令治邑兴学,排除巫术;颈联写他广开生员,兴办学堂;尾联写县令政绩卓著,声名远扬,流传千古,成为后世楷模
送钟元达(一作:送王元达)倅濠喜见弦歌近帝京,又分风月向边城。 时方急士国家计,事不辞难臣子情。 塞下规模鼌御史,湟中勋业赵营平。 君行试与重商略,乌鹊南来数寄声。注释:喜见弦歌近帝京,又分风月向边城。指钟元达到边远之地任职,他的到来使得边城的音乐更加悦耳动听,景色也更加美丽宜人。时方急士国家计,事不辞难臣子情。当时正是国家急需人才的时候,钟元达虽然面临着艰难险阻,但他仍然毫不犹豫地为国家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