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璞
【释义】: 至一丈荒坟上, 悠悠落日斜。 子孙来祭后, 守墓扫松花。 【注释】: 1. 至:到达; 2. 一丈荒坟上:形容坟墓很大; 3. 悠悠:悠长、漫长; 4. 落日斜:夕阳西下; 5. 守墓扫松花:守护着墓地,扫去墓碑上的灰尘,象征对逝者的尊重与怀念。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庄重的场景:一位游子站在广阔的荒野之中,眺望着远方渐渐沉没的落日余晖。这片荒芜的墓地显得格外凄凉与孤独
注释: 1. 野老:指隐居的山野老人,即诗人的朋友。 2. 文公:指唐代著名诗人李白。 3. 半山:山的一半。 4. 蹇驴:跛脚的驴,这里代指作者自己。 5. 落日:太阳落山时的景象。 6. 寺深关:寺庙在很远的地方,关门了看不见了。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山水美景的诗篇,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欣赏之情。 首句“野老从余话”,描述了山野中一位隐士与诗人对话的场景
在家莫羡出家僧,扰扰营营竟未曾。 相国舟中龙夺剑,山人琴畔鬼吹灯。 从来不肯寻真诀,更自无心学大乘。 汉室诸公鸣玉佩,也须还我一枝藤。 诗句释义: 1. 在家莫羡出家僧:“在家莫羡出家僧”指的是在家庭和世俗生活中不必羡慕出家人的清静与超脱。这里的“家”和“出家”分别代表世俗生活和宗教、精神的修行状态。诗人用对比的方式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留恋。 2. 扰扰营营竟未曾
注释: 1. 凡骨何堪得再行,渴心犹要谒通明:我这样的凡骨怎么经得起再次修行?心中仍然渴望见到通明。 2. 惊闻竹树连山雨,疑有风雷㩧地声:突然听到竹子和树木连在一起的山上正在下雨,怀疑会有风雷般的响声。 3. 鹿啖黄精知岁久,人逢青箬便神清:鹿吃了黄精知道时间很长了,人如果遇到青色的箬笠就能感觉精神清爽。 4. 重来只要斋盂饭,副以常堂枸杞羹:下次再来只需要斋戒的饭就好了
【注释】 寥寥:稀少的样子。 熏琴:以薰香沐浴乐器,使之发出芬芳气味。这里指琴曲幽静淡远,没有世俗的喧嚣和烦扰。 纵心:放任自己的心情。 学易:学习《易经》。 谈玄:谈论玄理。玄是道家哲学的一种概念,指宇宙万物的本原。 洙、泗:都是古代的大河,洙在山东,泗在河南。 望断沅湘:意思是希望已绝,眼欲穿,形容极度失望。沅、湘都是湖南境内的大河。 钧天:天上。相传尧舜时期有九个太阳同时升起
【诗句注释】 轻云漠漠烟漫漫,杖藜扶行不作难。 无量寿佛像最古,未曾有经碑亦残。 秋花泫露颜色好,客子着雨衣裳单。 题诗写寄莓苔壁,勿使俗人相对看。 【译文】 轻云淡淡烟雾漫漫,拄着拐杖慢慢行走也不觉得难。 无量寿佛的像最古老,曾经也没有过经文碑刻也残破。 秋天花朵带着露水颜色好,客人在下雨中穿着单薄的衣服很冷。 在墙壁上题诗寄去表达心意,不要被世俗的人看见了。 【赏析】
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梅谷道中》。以下是对每句诗句的解释: 1. 香焰云头玉雪身,缓行微咏岸乌巾。 - 注释:香气如同从云端飘落的云朵,洁白如玉的身体散发着淡淡的香气。缓慢地行走,轻轻地吟咏,戴着乌色的头巾。 2. 始从谷里看修竹,却向水滨逢丽人。 - 注释:起初是在山谷中看到了茂密的竹子,后来在水边遇到了美丽的女子。 3. 客子去时方得月,岭猿啼后便无春。 - 注释
这首诗是杜甫创作的七言诗,共三首。每首诗的注释如下: - 第一首(感兴七言三首之一) 夜夜推敲学苦吟,一如锻炼假黄金。 石间真隐何时出,地下狂魂无处寻。 独鹤尚知长袖舞,哀猿空作断肠音。 故墟杞菊今何似,桂落小山春水深。 注释: 1. 夜夜推敲:指诗人在夜间反复琢磨、斟酌诗句。 2. 锻炼假黄金:比喻诗人通过艰苦的努力和学习,使自己的作品如同炼制的黄金一样珍贵。 3. 石间真隐
注释: 昔年九溪十八涧,今度见之逾清真。 静依落落石路晚,闲绕寂寂山家春。 可怜潺湲似留客,更觉曲折能随人。 得得杖藜来尽目,野棠山杏亦精神。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九溪景色的赞美。首联写诗人对九溪美景的熟悉和亲切感,颔联描绘了九溪山路上的美丽景色,颈联表现了九溪山水的动人魅力,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九溪的喜爱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赠隐者 袁三柳大刘廿八,长到先生卜肆边。 便拜逸妻为嫂氏,更沽村酒作家筵。 山公马在何须尔,林屋丹成亦偶然。 独此老身无藉赖,为他人掷卦爻钱。 诗句释义及注释 1. 袁三柳大刘廿八:袁三柳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熟人的名字,大刘可能是指与袁同姓的人。廿八表示年龄,这里指的是28岁。 2. 长到先生卜肆边: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对隐者的尊敬,将隐者比作卜卦的专家,说明对方精通占卜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