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钥
注释:乘着风想要离开东南,回首望去,谁能参透我的心思?当时错过足庵的修行,回来后却感到惭愧与同龛一样。 赏析:此诗是一首禅诗。全诗从诗人乘风欲去东南,到回首望足庵而叹其错过,再到最后愧悔之情,都充满了对人生、对佛理的深深思考。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内心世界,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的感慨和对于佛理的理解
适斋一片心,它人难与比。 少时发此念,乐施到莫齿。 婚姻成者众,葬埋不知几。 义气追古人,仁风动桑梓。 利益及物物,方便形事事。 先正有此言,源流固有自。 外家有大池,清波照丛桂。 来者不问谁,小大听盈器。 及其旱将涸,一雨复清泚。 我舅为欣然,作诗自言志。 平生欲济人,往往多割己。 向来俸可分,挂冠逾一纪。 心勤力不逮,不得尽如意。 安得有赀财,如此池中水。 来求则应之,吾心斯足矣。
【解析】 此诗题一作《溪烟雨中画牛歌》。“暝烟”指黄昏时弥漫的云雾。“冥冥”指浓密的样子。“两牛”是说在暮色中,两头牛正渡过溪水。“半渡”指渡溪时只有一半。“清”指水流清澈见底。“京尘久污巾履”意为京城的尘土久已弄脏了衣巾和鞋履。“颇”是“很”的意思。“濯吾缨”意即洗去我头上戴帽的缨穗,表示要摆脱尘世的羁绊,回归自然。 【答案】 暝烟吹雨冥冥 两牛半渡深清 京尘久污巾履
注释: 怅望:感叹,遗憾 当时:那时,指过去 真迹:原作的书法作品 临摹:模仿 支分:分割,这里比喻为复制或仿制 千载:千年,形容时间久远 但称:只能 合作:相互配合 谁能有感斯文:谁能理解并感受到这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呢?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袁起岩收藏的《修禊序》的一种感慨。诗人通过描绘出这幅画作在历史的长河中被无数人临摹复制,却无法真正理解其内涵的现状,表达了对这种文化传承的遗憾和哀叹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古诗,作者不详。诗的内容主要表达了作者对乡里邻里、朋友和同盟人的赞美,以及对自己生活的满意和对未来的乐观期待。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家舅年益高,何止七十稀。 - 家舅年纪越来越大,已经七十多岁了,但仍然精神矍铄。 神明曾未衰,发黄齿如儿。 - 他的精神状态并没有衰退,虽然头发已变黄,但牙齿仍然像小孩子一样白。 义概同古人,闾里咸归依。 - 他的义气和古人一样
【注释】 郭熙:北宋画家,善山水画,与范宽齐名。东坡:苏轼的别称。举子:指科举应试的人。 夷门:山名,在今河南省偃师县东南。 郭熙画:郭熙的山水画。 拂拭缣素尘埃间:意思是说郭熙的画上还残留着灰尘。缣素是丝织品,用来书写或绘画。 楚天:指楚国的天空,这里指秋天的天空。江天远:指长江上的景色,很遥远。 枫林渡头:枫树林里的渡口。秋思晚:秋天的思绪很晚了。 烟中一叶:指在烟雾中看到一只船。扁舟:小船
泠然,轻圆。谁弹,向屋山。何言,清风至阴德之天。悠扬馀响婵娟,方昼眠。 注释:泠然,清脆的声音。轻圆,形容琴声轻柔圆润。谁弹,指是谁在弹奏。向屋山,比喻声音仿佛从屋山上传来。何言,指为什么这样美妙动听。 赏析: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2. 余音袅袅,如丝如缕。忽若高山流水,潺潺入耳。又如清泉流淌,叮咚作响。 注释:余音袅袅,形容声音优美动听,让人陶醉
【注释】蛰:冬眠。龙角:龙的角状物,这里借指龙形。蛟室:蛟的居处。水犀:一种犀牛,用来形容水势汹涌。同本君:与您为同宗。鲁卫:春秋时鲁、卫两国是兄弟之国。夷齐:商末孤竹君的儿子,以直道著称于天下,曾三次让国君位给比干,自己守节不就。清风:比喻正直清白的高风亮节。 【赏析】此诗作于作者任翰林学士承旨时期,因触忌而被贬出京城(今河南开封)后。首句“蛰宫惊起两龙角”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寿戴君》,全诗如下:> 人日过,四日中,蓬壶此际诞仙翁。 > 香飘宝篆纤馀碧,酒泛金樽潋滟红。 > 安道家声知有许,于公阴德自无穷。 > 祝君寿算将何似,千仞螺山耸碧空。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人日过,四日中,蓬壶此际诞仙翁。 - “人日过”指的是人的生日已经过去,而“四日中”指的是从人日开始计算的第四天。这里可能是在描述某个节日或庆祝活动。 2.
【解析】 此诗为孝宗皇帝的挽词,全诗四联,前两联是赞颂孝宗纯孝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