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驹
【注释】 ①逊叔:作者的堂兄。靖康元年,逊叔任符离知州;绍兴二年,作者被召回任职南都。②留数日:在临川共事。③南都:今南京。④连墙:指亲密无间。⑤衰翁:老迈的人。 【译文】 过去与逊叔侍郎同住在广陵,靖康元年,逊叔任符离知州,我被召去那里,没过多久,逊叔调守真定,我在这里停留了几日。绍兴二年,我们又一起居住到临川,感念从前的情谊,奉送一首诗给他。 广陵三年共同祭祀宫庙,二月帆开上水风。
诗句解释: 1. 客居蓬藋绕门深 - 这句诗描绘了一个人在远离家乡的地方生活,周围是茂密的草和荆棘,象征着一种孤独和艰辛。 2. 两岁频闻车马音 - 两年来频繁听到来自远方的车辆和马匹的声音。这里的"频"强调了这种声音的重复性和频繁性,暗示着李献可在外地的辛勤劳作。 3. 子壮飞腾日无那 - "子"这里指代李献可,"壮飞腾"形容其志向远大,抱负非凡
以下是对《次韵钱逊叔侍郎见简》这首诗的逐句解读和赏析: 1. 第一句:“扫地焚香元自喜,傍门骑马向来慵。” - 诗句释义:打扫庭院后点燃香炉,自然心生欢喜;不紧不慢地骑马出门,显得有些懒散。 - 关键词:扫地、焚香、喜、骑马、慵 - 赏析:通过“扫地”和“焚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而“骑马”则透露出一种闲适的态度,与前面的“扫地”形成对比。整体上
【注释】 邂逅:不期而会。 接下风:与对方相遇,受到对方的款待。 曲角:官署的角落。趋朝:趋步于朝廷之前。 高头:高台之上。出局同:出门。指官员出外办事。 绣衣新使者:指新任的使臣。 霜鬓:形容头发白得像霜一样。旧邻翁:指老朋友。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写诗人在一次意外的偶遇中见到一位新任使者和老朋友的情景,表达了他对时局的忧虑以及内心的感慨。 首两句描写了两位主人公偶然相遇的情形
【注释】 沧波:大海。信沉浮:像人一样随波逐流,无定止。 初闻:开始听到。他境:别地。 渐见:渐渐出现。衣冠:官吏和文人的服饰。 病欲深耕归谷口:意谓身体有病,想要隐居归耕于山中。 禅须末句问岩头:意谓修禅时,要向岩头的和尚请教。 膺门:指门第高、地位高,自认为受人喜爱。 清真:清静纯正,这里指清高雅洁。 子不:即“子弗”,古语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吕居仁是作者的朋友。 第一句“一樽相属两华颠”中,“相属”是指一起喝酒,“华颠”是指酒喝得痛快淋漓,仿佛到了人生的极点。第二句“落日临分更泫然”中,“临分”是指即将离别,“泫然”是指眼泪汪汪,因为离别之情让人难以抑制。第三句“蹀躞鸣珂君得路”中,“蹀躞”是指走路的样子,“鸣珂”是指车马的铃声,这里指吕居仁已经找到了人生的路。第四句“伶俜散策我归田”中,“伶俜”是指孤单一人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此题要求考生“注意下列字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下叶闉:指离开京城(京城)到外省做官。 ②江海望严宸:指远离朝廷。 ③阳城司谏诤:即“阳城谏议”,阳城是当时有名的谏官。 ④陆贽掌丝纶:陆贽是宰相,掌管制诏文书。 ⑤麒麟阁上人:东汉班固《汉书》中载,汉光武帝时,大将军窦融曾推荐二十八将
注释: 见子京江尚少年,大梁重见已翩翩。 顷来更觉文章进,他日宁容老病先。 梅谷旧题幽谷引,橘陂新和渼陂篇。 常惭散吏空称赏,不敢吹嘘上九天。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好友曾宏父的赠诗,表达了对他才华的赞赏和对其未来的祝愿。 首句“见子京江尚少年,大梁重见已翩翩。”中的“见子”是指见到你,“子京”是你的别号,“江尚少年”形容你年轻有为,“大梁重见”则表示你再次出现。这里的“翩翩”形容你文雅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然后分析关键词语在句中的意思以及表达的情感。最后指出其作用。“乃翁名见豫章诗,学术传家有大儿”意思是:老父的名讳见于豫章的诗,学问传家有大儿子。“四海共推文赋早,三年应讶省郎迟”意思是:天下的人都推崇他的文章写得很好
开心未用饮门冬,老去何妨万事慵。 胡虏近闻归绝漠,洛阳无复化为烽。 注释:开心未用饮酒,是因为心志清明如门冬花一样纯洁。年老并不妨碍万事都显得慵懒。胡人最近听说已返回大漠以北,洛阳城不再有烽火出现,意味着和平恢复。 休官昔愧陶彭泽,受禄今惭邴曼容。 注释:辞去官职时感到惭愧,因为自己曾像陶渊明那样不愿为官,现在却因受俸禄而感到羞愧,这是因为我像邴原那样清廉。 谁似侍郎春思乱,解言花影日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