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陵三岁共祠宫,二月帆开上水风。
北渚荡舟公醉我,南湖张乐我留公。
岂知去国千山外,又得连墙一笑同。
丧乱难堪重离别,可无书札问衰翁。

【注释】

①逊叔:作者的堂兄。靖康元年,逊叔任符离知州;绍兴二年,作者被召回任职南都。②留数日:在临川共事。③南都:今南京。④连墙:指亲密无间。⑤衰翁:老迈的人。

【译文】

过去与逊叔侍郎同住在广陵,靖康元年,逊叔任符离知州,我被召去那里,没过多久,逊叔调守真定,我在这里停留了几日。绍兴二年,我们又一起居住到临川,感念从前的情谊,奉送一首诗给他。

广陵三年共同祭祀宫庙,二月帆开上水风。

北渚荡舟公醉我,南湖张乐我留公。

岂知去国千山外,又得连墙一笑同。

丧乱难堪重离别,可无书札问衰翁。

【赏析】

《赠堂弟逊叔》:这首诗作于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诗人在广陵(今江苏扬州)与堂弟逊叔同住,两人曾一同为官,但因政治原因被迫分开,所以诗人十分感念他们以前的友情,写下了这首五言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全诗表达了对堂弟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他离开时的惋惜之情。

第一句“广陵三岁共祠宫”。诗人提到他和堂弟曾在同一座宫殿里生活过三年的时间。这里的“广陵”指的是当时的广陵县,是南宋的一个地名。这一句中,诗人用“共祠宫”来描述他们在广陵的共同经历,展现了他们曾经共同生活过的岁月,也表达了他们对过去的怀念之情。

第二句“二月帆开上水风”。诗人描述了他们在二月乘船出发的场景。“上水风”是指顺风而行,表示他们出行时天气晴朗,心情愉快。这一句描绘了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环境。

第三句“北渚荡舟公醉我,南湖张乐我留公”中的“北渚”和“南湖”分别是诗人和堂弟的所在地。诗人通过“荡舟”和“张乐”这两个动作,展现了他们在一起的快乐时光。这里,“公醉我”和“我留公”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情境,一方面体现了堂弟的豪放不羁,另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的谦逊有礼。

第四句“岂知去国千山外,又得连墙一笑同”。这句诗表达了一种无奈的情感。诗人感叹自己已经远离了家乡,而堂弟却依然留在身边,这种对比使得诗人更加珍惜与堂弟之间的友情。

末句“丧乱难堪重离别,可无书札问衰翁”。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当前混乱局面的无奈感。同时,他也表达了想要通过书信来了解堂弟近况的愿望。这两句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堂弟的关心之情,也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

整首诗通过回忆过去的共同经历,展现了诗人对堂弟的怀念之情以及对他离开时的惋惜之情。同时,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局面以及人们对于友情的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