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驹
【注释】 金粟堆:唐代杜甫在长安时,曾在少陵西南的金粟堆筑室而居。“少陵”是杜甫的自称,表示他对自己住处的称呼。 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公元713年至741年为唐玄宗在位时期。 万古空(kōng):意谓历史长河里,许多朝代都已消失。 愁又绝:指忧愁已尽,没有再可忧愁的了。 松竹:指松柏、竹子等常绿植物。这里指诗人所居住的金粟堆附近的自然景色。鸟呼风:指鸟儿呼唤春风。 赏析:
【赏析】 此诗题下自注:“时馆中诸公皆出守外任,余在京师。”是作者在馆中任职期间作的一组诗。第一首“去年看曝石渠书,内酒均颁白玉腴”两句是说:去年(天宝四年)我到长安去看望父亲,在石渠阁看到了玄宗皇帝赐给父亲的御制文集,其中有“内酒均颁白玉腴”的话。所谓“内酒”,是指玄宗赐给张九龄的御制诗,其中“白玉”指的是御制诗中的玉字;“玉”在这里代指皇上。所以,这两句话是说自己在京城得到了皇上的赏识和厚爱
注释: 1. 题万松亭,其一:题咏万松亭的第一首。 2. 北窗:北面的窗户。 3. 攲枕:斜倚枕头。 4. 梦破青山落眼中:指梦中看到山色如在眼前。 5. 唤取:邀请。 6. 隐居:隐居山林的人,此处是诗人自称。 7. 却有万松风:这里说万松亭周围有万株松树,风吹过万株松树发出阵阵松涛声。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自题万松亭的第一首。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人间烟火的厌倦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了解诗歌的内容,然后分析诗歌的语言,最后把握诗歌的表现手法及思想情感。“落日同骑款段游”一句中,“落日”“款段游”是写景的,而“同骑”则表明诗人和友人一同骑马出游;“倦依松石弄清流”一句中,“清流”是自然景物,“倦依松石”则写出了游子对故乡山水的依恋之情;“蓬莱汉殿春分手,一笑相逢太华秋”一句中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山西老将尚童颜,曾臂红旗到贺兰。”意思是山西的老将军还是那样年轻,他挥臂高呼,旗帜飘飘,一直打到贺兰山。“今日樽前惆怅别,梨花风雨一枝寒。”意思是今天在酒宴中我满怀惆怅地告别你,因为此时正值梨花盛开,细雨纷纷,一片寒意。 【答案】 译文:山西的老将军还是那样年轻;曾挥臂高呼,旗帜飘飘,直打到贺兰山。今天我酒酣之际满怀惆怅地与你分别,因为此时正值梨花盛开
【注释】 谢人寄茶筅子:诗人收到朋友寄来的茶筅子。 百尺高:形容茶筅子很高。 铅刀:喻指无用之才。 看君眉宇真龙种:看到你(友人)的眉宇间有真龙的气概。 横身战雪涛:比喻英勇无畏,勇往直前。 【赏析】 《谢人寄茶筅子》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 首句“立玉干云百尺高”,用“玉干”来写茶筅子的质地坚硬、洁白,又用“云”来比喻茶筅子的高大、挺拔;第二句“晚年何事困铅刀”,用“铅刀”来比喻友人才能平庸
【注释】 双莲:双生并蒂的莲花。云得城:地名,在今江苏苏州市东北。 凌波:水上行走。 裛:沾湿。 邢尹:指邢部侍郎,当时人对宰相之官的尊称。 争宠:争宠媚上。 【赏析】 这是一首和韵诗。首联两句是说,镜中的我与佳人同色,微风吹来,暗香也随风传过来。次联两句是说,像凌波仙子一般在水中轻盈地走动,裙摆如绿色长带飘动;行雨时,她的面颊更显得红润了。颔联两句是说,我欲将新画的图稿过淮河右,从此就从今以后
【注释】 走笔谢人送酒:挥笔感谢朋友送酒。 此身投老倦黄埃:我这一辈子消磨在官场,已经厌倦了这尘世的喧嚣和污浊。 傍水柴扉晚自开:靠近水边的柴门傍晚自行打开。 百万愁城攻不破:像一百万座愁苦的城市一样坚固,无法攻破。 正须从事斩关来:正是需要有胆有识的人前来打破这些坚不可摧的愁城。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晚年。当时他已厌倦仕途,退居林下,过着隐居生活。此诗表达了作者辞官归隐的决心
诗句原文: 居士年来净目尘,空花岂复问陈新。 北游岂识无为子,东第常叨不速宾。 忆昔扁舟轻白帝,何年一室老青神。 飘然又指淮山去,傥更山中得异人。 译文: 居士年来清净心无杂念,空花岂复问陈新。 北方游览难道认识无为子,东边府邸常常被不速之客打扰。 怀念过去扁舟轻松地渡过白帝,何时能在某个安静的房间里修炼到精神如青神一样? 我再次指向淮山而去,希望在山中遇到一位奇人。 注释: 居士
注释: 十载名山惯杖藜,清都直宿梦魂疑。卧闻长乐钟声近,尚忆寒山半夜时。 十年在名山中行走,已经习惯用拐杖。清都即京城长安,这里指京师。直宿:值宿。清都直宿梦魂疑,指诗人久居京师,夜以继日地在宫中值班,梦中犹疑是名山之中的旧地。 卧闻长乐钟声近,尚忆寒山半夜时。卧闻:睡梦中听到。长乐宫:唐代皇帝所居之宫殿名。钟声:宫廷中的报时之声。寒山:诗人隐居之处,位于今陕西省周至县终南山北麓。半夜:深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