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陵金粟堆前泪,叹息开元万事空。
今日我来愁又绝,更无松竹鸟呼风。

【注释】

金粟堆:唐代杜甫在长安时,曾在少陵西南的金粟堆筑室而居。“少陵”是杜甫的自称,表示他对自己住处的称呼。

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公元713年至741年为唐玄宗在位时期。

万古空(kōng):意谓历史长河里,许多朝代都已消失。

愁又绝:指忧愁已尽,没有再可忧愁的了。

松竹:指松柏、竹子等常绿植物。这里指诗人所居住的金粟堆附近的自然景色。鸟呼风:指鸟儿呼唤春风。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于759年(大历四年)流寓夔州所作。诗中通过诗人自述,抒发了自己对国运衰微、民生凋敝、社会动乱、个人漂泊无依的忧愤不平之情。

首句“金粟堆前泪”,写诗人在长安少陵金栗堆前感叹往事。“金粟堆”,即少陵原上的金粟堆,相传是汉光武刘秀葬父刘缤处。杜甫在此筑屋居住,因称少陵金粟堆。“泪”,一作“望”。

次句“叹息”承上句而来,言自己来到长安,看见眼前荒凉景象,不禁发出“万事空”的慨叹,暗喻国家政治衰败,社会动乱,民生凋敝,一片萧条的景象。

三、四句,诗人说自从到了夔州,自己的忧愁已经没有了,再也找不到一个可以倾吐心事的人了。“更无松竹鸟呼风”,意谓只有那松树、竹子依旧郁郁葱葱,鸟儿依然欢快地鸣叫,但人世却已今非昔比,人事全非,令人不胜感慨。

此诗以议论起兴,由景入情,感情深沉,语言沉痛,反映了当时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