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希综
蔡希综,“综”字《宋史·艺文志》作“悰”,又作“宗”、 “琮”。 唐代书法家。 曲职(今江苏丹阳)人,擅长书法。 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撰并行书《治浦桥记》,另著有《法书论》一篇,自述家世及诸家书法授受渊源,而归本在用笔。
其兄希逸、希寂书法和中国画的造诣都很高,亦是当时的名家。 其兄蔡希周亦长于吟咏,有名于时。
蔡氏一门由晋至唐,无论在政治上还是书法上都具有相当的影响力。
唐代蔡希综《法书论》释义
法书论 探索书法演变与艺术价值 1. 家族传承 - 历代祖辈对书法贡献 - 各时代书法风格变化 - 家传之法在书法史上影响 2. 名家风范 - 东汉左中郎邕篆、籀、八体之妙 - 陈侍中景历楷隶造诣 - 隋蜀王府记室君知书法成就 3. 书法流派 - 蔡希综工翰墨兄弟三人皆为时所重 - 伯喈得之极元常或其亚 - 不同字体特点与技法剖析 4. 历史沿革 - 周宣王史籀作大篆 - 秦始皇程邈改为隶书 -
法书论
余家历世皆传儒素,尤尚书法。十九代祖东汉左中郎邕,有篆籀八体之法。六世祖陈侍中景历;五世伯祖隋蜀王府记室君知,咸能楷隶,俱为时所重。从叔父右卫率府兵曹参军有邻,继于八体之迹。第四兄缑氏主簿希逸、第七兄洛阳尉希寂,并深工章隶,颇为当代所称也。 周宣王史籀作大篆,秦始皇程邈改为隶书,东汉上谷王次仲以隶书改为楷法;仲,又以楷法变为八分。其后继迹者,伯喈得之极,元常或其亚。草圣始自楚屈原
蔡希综
蔡希综,“综”字《宋史·艺文志》作“悰”,又作“宗”、 “琮”。 唐代书法家。 曲职(今江苏丹阳)人,擅长书法。 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撰并行书《治浦桥记》,另著有《法书论》一篇,自述家世及诸家书法授受渊源,而归本在用笔。 其兄希逸、希寂书法和中国画的造诣都很高,亦是当时的名家。 其兄蔡希周亦长于吟咏,有名于时。 蔡氏一门由晋至唐,无论在政治上还是书法上都具有相当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