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蕃
【注释】 白也:指白居易,字乐天。因梦见李白(字太白)而作此诗。 江南逐客:指被贬为江州司马的白居易,他曾任左拾遗、翰林学士、中书舍人等职,晚年被贬到江州(今江西九江)任司马。 惊乌:指乌鸦。古人常以乌比喻自己的命运,故称乌鸦叫为惊乌。 【赏析】 这是一首和梦诗。作者原以为梦见的是大诗人李白,却原来是白居易,于是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诗。全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朋友不幸遭遇的同情。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思想内涵,评价文学作品的社会价值的能力。此诗为作者在潭州所作,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无限眷恋之情。首句“发潭州后作”点明时间、地点和题目;二、三句是说昔日道林岳麓,每逢图画诗篇,今日羸骖东首,却成惨澹云烟。“道林”指岳麓,诗人以“道林”代指岳麓,以“画图”代指诗篇,写自己离开长沙时的心情,“羸骖”借指自己。四、五句写今日离别故乡,回望故乡,只见“惨澹云烟”
【注释】 幽居:隐居。即事:随时发生的事,指眼前所见所感。百族:各种鸟兽。无非:无不。胜:胜过。俗人语:世俗人的话。便可:就可使。罢:放下,停止。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后所作。诗以“静听”开头,点出题意。“何止胜俗人语”一句,表明自己对自然界的声音特别喜爱,甚至超过世俗人的语言,这一句中“胜”字用得极妙,它既表现了诗人的爱好,又显示了他对世俗语言的轻蔑。“便可罢无弦琴”
注释: 幽居即事八首 其五:月色皎洁如白,白发可见;寒冷的风让人感觉病弱难支。 何许林中肉醉:何处是那些酒醉如林中野兽的人? 谁家世上钱痴:是谁在世间追求金钱如同醉汉一般痴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人在寂静的夜晚里,独自坐在窗前,看着月亮,感受着冷风,感叹着自己的年华老去,感叹着世态炎凉,感叹着金钱的诱惑力。诗中运用了“白发”和“冷风”两个关键词,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以及身体的变化
注释翻译赏析 《戏作梅花六言未就而得兰一盆并颂之三首·其二》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此诗为作者应友人崔珏之邀所作,赞美了兰花的高洁、清雅,表达了诗人的高尚情操和对友情的珍惜。全诗如下: 死欲千秋万岁,生须四海九州。 人里封胡羯末,诗中沈谢曹刘。 注释: 1. "死欲千秋万岁":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希望自己的生命能够像梅花一样,即使死去也要保持千年万载,永恒不衰。 2. "生须四海九州":
【注释】 幽居:隐居。即事:即景抒情。游丝:飘荡在空中的蜘蛛丝,指柳絮或杨花。落花:落花时节。春尽:春天结束。绿叶青阴:绿树的阴凉。夏来:夏天来临。雨润苔钱:雨水滋润着泥土上铺满的小石子(苔钱)。积:堆积。风清竹户:清风拂过竹叶的声音。竹户:《世说新语·排调》记载,王右军夜中禁竹里以书,有黄衣童子谓是盗,驭人将杀之,王曰:“吾今夜差,得一地作枕头耳!”后用以比喻清幽闲散的生活。频开:多次打开。
注释:笋子长到台阶石缝中,快要落地了;树影投进窗户,仿佛是深的。 我还不能作有画的句子,只能弹无弦琴。 赏析:这首诗描写幽居的生活。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笋迸阶石欲落,”是写诗人看到的景物:春笋已经长到台阶石头的缝隙中了,好像就要落地的样子。这一句诗写出了春天到来,万物复苏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树成窗影疑深”,是说树影投在窗户上,好像窗外的景色很深很浓一样
【注释】 二十三:指阴历正月廿三。霁:天气放晴,雨止云开。 晴云如衣,晴云如絮(晴云像衣,又像絮):比喻晴空万里的云彩像一件件飘逸的衣裳、轻柔的絮丝。 落月似钩似梳:落月像钩形、像梳子。 鸬鹚(nú cí)鸂鶒(yàn jì):两种水鸟名。 未觉:没有察觉。 能属:属于。 【赏析】 这是一首纪实诗,作者在元丰七年(1084年)二月十九日这一天写下了这首小诗。当时,作者正处在谪居黄州的生活之中
【注释】枵:空。搜:搜寻。即事:就眼前的事物而吟咏。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山居闲适的生活状态下写的。首二句,说自己饿了很长时间,搜肠刮肚地寻找诗歌的灵感,终于在睡梦中看到美丽的山川。第三、四句,说一旦吃饱了饭,便觉得一切都无所谓了,连山水都变得索然无味,只有稍一清醒,又想起要写诗来,于是开始描摹眼前的景物。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和对名利的淡泊之志。 全诗意境优美,含蓄蕴藉
【注释】 戏作梅花:即以梅花的形态为题,写诗。六言:指《梅花》诗。未就:尚未完成。得兰一盆:得到兰花一盆。并颂:一起赞颂。三首:这里指《梅花》、《兰花》两首诗。绝叹:极力赞叹。枯槁:干枯凋落。精神:生气勃勃的样子。两鬓:指自己的头发。终如雪:终究是白的。回春:比喻使花再开。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在诗中借梅、兰两种不同花卉的生命力表现自己坚强的意志与不屈的精神。 诗的前两联“绝叹园林枯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