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蕃
注释:万竹丛中有几间小屋,我曾多次去敲柴门。突然打开一张薄薄的纸片,发现上面写着霜雪般的诗句。如同照见冰玉般的容颜。 赏析:徐复州是北宋时期一位才情出众的诗人,他的诗作以清新脱俗、意境高远著称。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首句“万竹阴中屋数间”,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山村景色,竹子茂盛,绿意盎然,掩映着几间茅屋,显得十分幽静。次句“几回剥啄叩柴关”
【注释】 下水:顺流而下。乘舟:乘船。淹(yān)速:指行船的快慢。区区:细小,琐碎。 【赏析】 此为寄怀诗。诗人以舟中之景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感受,表现了诗人对人生态度的看法。全诗语言平易自然,不事雕琢,却蕴含着深沉的人生哲理。 首句“下水乘舟恨少滩”,是说乘船顺流而下,本该高兴,但因滩险而感到不快。这一句看似简单平淡,其实蕴含着丰富的感情,其中既有对顺利航行的喜悦,又含有对艰难险阻的忧虑
【注释】: 吾祖曾为沙苑牧,有孙穷相合骑驴 —— 我祖先曾是沙苑的牧场主人(沙苑牧),我孙子穷困潦倒,只能骑着驴。 朝来忽起驰驱兴,为见龙眠十马图 —— 早晨忽然兴起骑马的欲望,是为了观赏李龙眠画的《龙眠十马图》。 译文: 我祖先曾是沙苑的牧场主人,我的孙子穷困潦倒,只能骑着驴。早晨忽然兴起骑马的欲望,是为了观赏李龙眠画的《龙眠十马图》。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看到李龙眠画作后的感受
注释:世人争相创作襄阳书法,这简直就像太白的诗歌。我才华不比他们差,却要自暴自弃,最终只会成为傻子。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观徐复州家书画后有感而作。前两句说世人都写襄阳字,这就好像杜甫的诗。“云师”即指杜甫,他以襄阳为诗的地方,故称。第三句说自己才气不输于人,却要自暴自弃,只能成为一个傻子
【注释】牛二:即唐玄宗时著名诗人李白,字太白。百尾,指画中有上百头牛。 张果老:《列仙传》卷上载,张果是汉文帝时人,姓张名果,字季真,蜀郡成都人。相传曾学道于安期先生。汉武帝时得道成仙,后不知所终。李白这里用其典故,形容画中牛的众多。 叱:斥责;阿,通“婀”。满池阿,即满池水。 【赏析】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中的画描绘了百牛耕田的壮观场面。前两句写画中牛之多,后两句写诗人希望画中牛能活过来的情景
扶疏夏木已来禽,意指茂盛的夏木间有飞鸟栖息,暗示着夏日的生机与活力;安石榴花出树深,描绘了石榴花在树梢深处悄然绽放的景象,体现了夏日的浪漫与神秘;六尺纸窗明棐几,通过精细地描述窗户和书桌的材质与细节,展现了夏日室内的宁静与雅致;迸阶闲笋欲成阴,形象地描绘了台阶旁生长的竹笋,预示着夏日的生长与繁盛。 1. 扶疏夏木已来禽:此处“扶疏”形容树木茂盛且枝叶繁密,形象地描绘了树木的高大和郁郁葱葱的样子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根据题目要求概括主要内容,最后再联系诗的标题和注解进行赏析。 “祝融香火我亡缘”是说自从我离开后,就没有再见到过香火了,因为香火是由人点燃的,没有看到香火,也就没有了与祝融的缘分。“江头上水船”是指江面上的船只,这里代指江神。“我亡缘”是说没有遇到你(江神),我也没有机会来拜见你了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要求考生在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的基础上,能结合诗句中的重点词语来作答。 “早起”,点明时间,表明诗人是在早晨醒来之后,看到窗外的景物;“阴晴殊未分”,描绘出一幅朦胧的画面,清晨的天空中,阴云和太阳相互交错着,没有明确地分辨出哪一个是阴天还是晴天,表现了诗人早起时的迷茫与困惑,也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无奈;“杜鹃何许叫深云”,写鸟儿的叫声,以动衬静
【注释】: 逢人欲问成都事,见说成都信便回。——逢:遇见。逢人欲问成都事:想向人们打听成都的战况。成都事:指唐僖宗逃难至四川成都的事。见说:据说。见说成都信便回:听说成都有战事就立刻返回。信:消息。回,回到。 欲问草堂亡恙否,恍然图像对人开。——草堂:杜甫在成都建的草堂。亡恙:没有灾祸。恍然:仿佛。图像:画像或图画。对人开:对着人打开。 赏析: 刘正之少陵像二首其一,是唐代诗人韦庄的一首五言绝句
译文:在萧寺与你相随共度三十日,我知道你有画未曾见过。烟云过眼,转眼即逝,就像你长时间站立倚靠在栏杆上一样。注释:相随:陪伴在一起。知君:了解你,指作者自己。凭栏立久时:指长时间站在栏杆上。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悠长的山水画面。首句“萧寺相随三十日”表达了作者与友人在萧寺相伴的三十天里,共同欣赏风景的愉快时光。第二句“知君有画未曾窥”则暗示了作者对于友人画作的渴望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