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蕃
【注释】 原头草:田间的草。 蚕向了:指蚕老,收茧时结束了。 政:通“正”,正当的时候或地方。 五溪:即武溪、沅溪、辰溪、溆浦、酉溪,泛指南方少数民族地区。 殊:不同。 陶苏句:指汉乐府诗《田确歌》:“田确无良田,田里多苦辛。”陶苏是汉代著名的隐士,以不问世事著称。 俗陋:风俗鄙陋。 奚:哪里,怎么。 【翻译】 春风吹动稻田里的野草,稻谷收割完毕,桑树也结出了蚕丝。农民们正好在这时忙于农事
【注释】 晦庵:朱熹,字元晦,号晦庵。刘炳先兄弟的家书是朱熹写给他们的。 轻许:轻易答应。 亲仁:亲近仁义。 诚斋:宋代理学家朱熹的别名。 季:同“其”,代词,这里指刘炳先。 风马牛:古人认为马与羊不相类,所以用风马牛比喻彼此不相识的人,后来泛称互不相干的事物。这里是说两人过去并不相识。 何知:哪里知道。 沧波鸥:水边飞鸟。沧波,大波浪。 【译文】 晦庵先生给与我一封书信满纸都是教诲之辞
春归寂寞谁与传,梅开年后并腊前。 江南此物处处有,不论水际仍山颠。 注释:春天归来时,谁与我一起分享这寂寞的时光?梅子在冬天后盛开,就在农历新年之前。江南这种物品无处不在,不管是在水边还是山顶上。 为之著句道所以,点检败箧曾年年。 七言五字古复律,非独爱渠还自怜。 注释:我为此写下诗句来阐述原因,我曾翻查过破旧的箱子。这些七言五字的古诗,不仅仅是因为我喜欢它,还因为我自己感到可怜。
注释: 1. 雨声飒飒断复来,间作隐隐兼出雷。 翻译:雨声时而急促时而舒缓,时而像雷声那样响亮。 2. 田家作苦乐不哀,拔秧插田政时哉。 翻译:农民种田很辛苦,但他们并不因此而悲伤。他们忙于插秧、拔秧,正是农忙的时候。 3. 谁知有客洞庭上,船破篷疏蔽无障。 翻译:谁能想象有位客人正在洞庭湖上行走?他的船已经破了,篷子稀疏地挂在那里,没有遮挡物。 4. 何如雨笠与烟蓑,相逐田伴歌田歌。 翻译
初十日早起 北风动地木欲折,雨既不成当作雪。 注释:早晨,北风呼啸,吹得树枝摇曳欲断。但既然下雨了,就不如变成雪花。 译文:清晨,北风刮得很猛烈,树木摇摆着仿佛要折断,如果下雨的话,就不如变成雪花吧。 赏析:这是描写早晨景色的诗句,通过对比描绘出北风和雨的不同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感慨。 黄昏侧听到鸡鸣,才有飘萧兴骚屑。 注释:傍晚时分,听到了鸡鸣声,心中涌起一股惆怅之情。 译文
【注释】 春:指播种的时节。 濡(ruò):湿润。 沟:小河。 相望:相互映衬。 谓:以为,认为。 亢(kàng)旱:天旱。 卤莽(lǔmǎn): 粗率。 柰何:无奈,怎么办。 借租:借种地的租金。 【译文】 春天播种的时候,天上没有下雨,小雨不能滋润干旱的土地, 辛勤耕种才勉强把锄头和翻土工具都使用上,浸种时可怜地只能把种子放在小沟里。 忽然一场雨下来催人插秧,东边西边田里青苗互相映衬。
江东听到田家的歌谣,湖北听到田家的鼓声。 鼓声于是变得快慢,歌声因此而安抚劳苦。 东山丝竹仍携妓乐女,风月之下鸣蛙胜过鼓吹。 何如田家之鼓与田歌,声音悠扬和谐而和。 注释:江东:指长江下游地区。 闻:听。 湖北:指长江中游地区。 坎坎:鼓声。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田园风光,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首联写诗人在江东听到田家的歌谣,湖北听到田家的鼓声
诗句释义与翻译: 1. 东街女儿谁家子,有名籍籍长安市。 - 注释:在长安市中,有一个名叫“东街女儿”的女孩,她很有名。 - "东街":指的是长安城的一个街道,这里可能是指女孩居住的地方。 - "谁家子":指的是某个家庭的女儿,即指女孩的身份。 - "有名":指的是名声很大,可能因为其美貌或才华而受到人们的注意。 - "籍籍":形容名声大噪的样子。 - "长安市":长安城内的市场区
注释: 闻鸠有感:听到鸠鸟的鸣叫声,有所感触。 可怜鸠拙安无栖,雨来逐妇晴呼归。我行愿晴不愿雨,忧乐殆与鸠同机。 译文: 可怜鸠鸟笨拙,又没有栖息的地方,雨来后跟着女人一起跑,晴天又叫喊着要飞回。我行走时希望天气晴朗,不希望下雨;我的忧虑和快乐大概和鸠鸟相同。 长安通衢多显位,长江大艑谋崇利。 我图非利亦非名,胡为役役无宁岁。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无奈。诗人看到鸟儿在风雨中飞翔
风雨兼旬继之以雪,作惜梅叹 至宝横道惊路人,明珠白璧天不珍 风吹雨打雪更猛,珍珠碎裂玉破碎 天生人才怨天意,天也为何如此对待我? 不然应当珍惜这些珍宝,忍心让它们飘散至此地? 注释: 1. 风雨兼旬:连着十多天。 2. 横道:横冲直撞。 3. 至宝横道惊路人:意思是珍贵的物品横冲直撞,使行人感到惊奇。 4. 明珠白璧天不珍:意思是天上的宝物不珍惜。 5. 风饕雪虐:风吹得猛烈,雪打得猛烈。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