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性夫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简朴生活的感慨之情。 译文: 在雨后,我喜欢看到天空晴朗的样子,于是早早地走出房门,去散步。 寂历山房已经很久没有开门了,但清晨我踏碎了门前的碧苔,感受着大自然的清新。 昨夜的雨水让池塘水位上涨了三尺,花朵因为春寒而略显消瘦。 满地月光下,竹叶上的露水被风吹起,穿过松树林,飘向溪边。 最近的生活随缘满足足够,我在半亩空地上自己耕耘。 注释: -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关键词注释以及赏析: 诗句释义与翻译 1. 秋瑟凄凉忽断弦:“秋瑟”指的是秋天的瑟琴,“凄凉”形容音乐给人带来的凄凉感,“忽断弦”则形象地描绘了琴声突然中断的场景,象征着生命的终结。 2. 自砻山石志新阡:“砻”是打磨的意思,“山石”指墓地,“志新阡”意为把山石安置在新的墓地上,表现出一种对逝者的纪念和尊重。 3. 稍闲即病身无福:“稍闲”意味着偶尔的闲暇
【解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首句“死生最怕堕危机”,点出全诗主旨,即生死危难之际,唯有保持清白节操,才能免于大祸。第二句“乱世全身正自稀”,“乱世”指战乱的年代(三国时期),“全身”指保全性命。第三句“满地干戈殊不定”,“干戈”指战争,是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表现。第四句“盖棺丘陇未为非”,“盖棺”是说死后入土为安,“丘陇”指坟墓,“未为非”是说如果死后能有个好墓,也就没有什么可指责的了。这四句是说
【注释】 绳伎:指女子的舞姿。万目:指观众的眼睛。两竿朽索:指舞女的动作,如两竿横在半空中的枯索。反提双女摩肩过:指舞女们互相挽着肩膀旋转而过。仰射孤鸿信脚行:指舞蹈中的箭射向空中的孤独的大雁而准确无误。胆似子龙身里满:比喻舞女的身姿像古代名将赵云一样勇猛无畏。体如飞燕掌中轻:比喻舞女动作轻盈如同飞燕一般。弄潮已叹吴儿险:指吴地的水势很大,水波翻滚,弄潮的人都很危险。更有人从死处生
诗句释义 1 细撚寒髭缕缕霜,未须惆怅惜流光:描述了一个冬天的场景。细撚(用手指轻轻地捻弄)寒髭(即胡须,因天冷而显得白),霜冻的气候使胡须上沾满白色的霜花。这里表达的是对流逝时间的感慨,但并未感到太多惆怅,因为珍惜的是时光本身,而不是它的消逝。 2. 近山归鹭分明白,过雨斜阳浅淡黄: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景象。在靠近山的地方,有一群归巢的鹭鸶,它们清晰可见地分离开了天空中的云彩;而经过雨水的斜阳
按节波神逆水来,鱼龙掀舞斗崔嵬。 浪高峰顶青天雪,风助江声白昼雷。 势欲上时掀海立,怒无泄处触山回。 世间亡国知多少,谁似灵胥恨未灰。 注释说明: - “按节”指的是随着潮汐的节奏或节拍。 - “波神”泛指大海之神或潮汐之神。 - “鱼龙”指水中的生物,在古人想象中能与潮汐相互作用。 - “掀舞”形容波浪的翻腾和鱼龙的舞蹈。 - “崔嵬”形容山峰高大而雄伟。 -
这首诗是一首模仿王维的《山居秋暝》的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1. 重耳盈盈岸柳黄,九龄冉冉涧松苍。 - “重耳”可能是指重阳节,这是一个庆祝长寿和祝福的活动。“盈盈”形容岸上的柳树颜色明亮鲜艳。 - “九龄”是指唐代的著名诗人李白,他享年76岁。“冉冉”形容山中的松树颜色深绿,生长缓慢。 2. 梅开小白添新雪,鸦引童乌弄夕阳。 -
【注释】 ①同根:指梅花的枝干相连。 ②雪影(音xuǎn):形容梅树枝干上挂着的雪花。 ③晚霞:日落时天空出现的红色云霞。 ④胭脂:红色染料,这里指梅花的颜色鲜艳如染。 ⑤铅华:化妆用的白色粉末,这里泛指白梅。 ⑥孤山夜合连枝木:孤山上生长的两种树木。 ⑦一树春分二色花:指梅花在春天开花的时候,有红有白。 ⑧牛继马来:指梅花相继开放。 ⑨几换骨:多次更替。 ⑩鹤乘鸾去:像鹤和鸾鸟那样飞去。
【注释】 湖阴:今河南汝南,属汝阳县。故人:故旧,过去的朋友。水痕:指水边泥土被水侵蚀的痕迹。晴沙:晴天的泥土,这里借指晴空。处士:古代称未做官的人为“处士”。梅一两花:梅花有两朵花。春尚小:意思是春天还没有到。三五字:指雁群飞行时排成的“一”字形或“人”字形。精魂:指精神、魂魄,这里借指人的精神和气质。洛:即洛阳,古都名。百年耆旧:百龄老人,这里指年高德劭的老人。思洛:思念洛阳。五夜精魂半梦华
【解析】 “安石”是王安石的号,“王半山”指的是苏轼。苏轼曾作《和答安石示诸生》诗,王安石读后作和诗一首,此诗是苏轼和王安石唱和之作。 译文:偶尔来到林泉中,便得到栖息的晚凉。归巢的鸟儿冲散了烟霭,陆续归来;经风雨而凋落的花,仍散发着清香。云彩如同仙客无定所之,随风飘荡;风声仿佛山中的宾客,自得其乐。我学习古代诗人,却未能做到他们的境界。 赏析: 首联点明题意,交代自己因偶然来至安国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