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本
【注释】 眼花:眼花缭乱。 井眩:井底之蛙,指眼界狭窄。 双神:双眼失神。 雪步迢迢见欲真:雪步远,形容距离远;欲真,形容景色如真。 澹墨:淡色的水墨画。 玉影:冰清玉洁的形象。 黄昏庭院倚阑人:傍晚时分,站在庭院里栏杆边的人。 唾绒:唾沫星子。 啼粉:落花。 镜面尘:镜子上的灰尘。 消得:不值得。 黄金:用金铸成的房屋。 贮(zhù蓄):收藏、积聚。 芳春:春天的芳香。 【赏析】
注释: 横影伶仃似有神,半清浅处独呈真。 数枝冲澹晚唐句,一种孤高东晋人。 上苑清房谁耐雪,庐山玉峡肯蒙尘。 是中天趣那能识,惜被东风漏泄春。 译文: 梅花独自挺拔,宛如有灵性般横卧在枝头,其姿态潇洒飘逸,仿佛在低语诉说。那些枝条虽未盛开,却透露着一丝清雅的韵味,显得十分独特。这梅花如同晚唐诗人的风骨,又如东晋人的孤傲,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 上苑清房谁耐雪,庐山玉峡肯蒙尘。
水居六首 元代诗人明本之作 年晚那能与世期,水云深处分相宜。 茭蒲绕屋供晨爨,菱藕堆盘代午炊。 老岸欲隳添野葑,废塘将种补新泥。 无心道者何多事,也要消闲十二时。 注释: 1. 年晚那能与世期:年纪渐长,怎能与世俗的期望一致呢? 2. 水云深处分相宜:在水云深处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地方。 3. 茭蒲绕屋供晨爨:用茭白(一种植物)的叶子来做饭。 4. 菱藕堆盘代午炊
水居六首 云漫漫又水漫漫,新缚茅龛眼界宽。 尽有池塘堪著月,且无田地可输官。 四时风味人谁得,万顷烟波我自观。 却恐客来为境会,闭门收在一毫端。 注释: 1. 水居六首:即《水居》组诗。 2. 云漫漫又水漫漫:意谓天空中白云飘渺,河水浩渺无边,一片辽阔。 3. 新缚茅龛眼界宽:意谓刚刚搭建的草房(茅屋)显得视野开阔。 4. 四时风味人谁得:意谓一年四季的美好风光,只有自己能欣赏得到。 5.
梅花百咏和冯学士海粟作 梦醒曾忆二郎神,花影愁端语最真。 月浸一庭寒水玉,梦惊孤枕断肠人。 不堪往事从头看,总欲新诗得句尘。 啄木敲门窥我醉,四山寂寂鸟啼春。 注释:梦醒后曾回忆起二郎神的形象,花影中的话语最真实。月光洒满庭院,就像寒水中的玉石一样皎洁,梦中惊醒,感到孤单无助。不忍心再回忆过去的事情,总是希望新的诗歌能有好的句子。用啄木鸟敲门的声音来窥视我的醉意,四周寂静无声
《水居六首·道人孤寂任栖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组诗作品。此组诗歌描写了作者在杭州西湖孤山居住期间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人生真谛的探索和领悟。 下面是逐句释义: 1. 道人孤寂任栖迟,迹寄湖村白水西。 - 这句诗描绘了道人(可能是指隐居者)独自生活的状态,他随意地选择在湖边的村落居住,而住所就在白水溪的西边。 - "孤寂":形容道人的孤独和寂寞。 - "任栖迟":随遇而安,不受外界干扰。 -
【注释】 梅花百咏:宋人王冕作有《梅花百咏》。 冯学士海粟:南宋画家。海粟,字仲龙,号东湖老人,浙江嘉兴人。工画梅、竹、松、菊。 三郎:《霓裳羽衣曲》是唐代大曲,唐明皇(李隆基)在宫中曾演奏此曲,故又名《霓裳舞》。 椒房:指后妃所居之室。 【译文】 远山如黛,目送空山,神往不已,仿佛与它相识。 半床素被铺陈寒玉,一幅生绡画中美人,美得令人心醉。 清丽的冰肌花容胜过宫女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全诗共四句,每句都是一幅画面,生动描绘了诗人的生活和自然景观。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析及注释: 1. 水边活计最天然,物外相忘事事便:这句表达了诗人在水边劳作的自然和自在之感。“水边活计”指的是与水相关的工作或生计,“天然”意味着这种工作方式非常自然,没有太多人为的痕迹。诗人通过这种描述,传达了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生活态度
诗句翻译与赏析: 第一句:“缚个茅庵际水涯,现成景致一何奢。” - 翻译:我搭建一个茅草庵在水边,这里的景色多么奢华呀! - 注释:这里描述了诗人在水边搭起的简陋茅屋,通过“现成”二字表达了对周围自然美景的赞赏。 - 赏析:诗人用简单的茅屋来衬托周围的自然美,表现了诗人超脱世俗、享受自然的心境。 第二句:“野塘水合鱼丛密,远浦风高雁阵斜。” - 翻译:野塘里水和鱼交织在一起
【注释】 六首:指诗共六篇。庵居:指在山中的僧房居住,即隐居生活。水国:泛指水乡。陈年佛法:佛教经文或教义陈旧过时。 【赏析】 此为诗人晚年归隐后所作。诗人以水国庵居多年,故有此作。全诗以写静寂的山水景色为主,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风格清丽自然。“水国”四句,描绘了水国庵居的幽静景象。首句点明隐居之所,二句写世路艰辛、人情冷暖。“去村十里无行路”意谓出村后没有可通行的道路,而“隔岸三家有断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