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昙
``` 郑相清贤慎有馀,好鱼鱼至竟何如。 退鱼留得终身禄,禄在何忧不得鱼。 诗句释义 1. 郑相清贤慎有馀:郑相的清廉与贤德是绰绰有余的,形容他的品德高尚,为政清明,廉洁自律。 2. 好鱼鱼至竟何如:喜爱捕鱼,但最终的结果如何,这是一个哲学问题,反映了对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思考。 3. 退鱼留得终身禄:比喻即使暂时退隐或离职,也能保留长久的俸禄和地位,表达了一种安身立命的智慧。 4.
诗句原文: 春申随质若王图,为主轻生大丈夫。 女子异心安足听,功成何更用阴谟。 注释解释: - “春申”是战国时期的地名,这里指代春申君黄歇;“随质若”是黄歇的字,表明他的谦逊有礼;“主”指的是他的主人,即楚考烈王。 - “为主轻生大丈夫”表达了黄歇为了国家和主人愿意牺牲生命的决心。 - “女子异心安足听”暗示即使有人对他有异心,也无法改变他的决定。 - “功成何更用阴谟”意味着一旦事业成功
侧影频移未退朝 喜逢贤相日从高当时不有樊姬问 令尹何由进叔敖 注释: 侧影频移:形容楚庄王经常更换仪态,频繁移动身影。 未退朝:没有离开朝廷的意思。 喜逢贤相:指楚庄王遇到了贤能的大臣虞邱子常。 日从高:每天都很高傲地行走。 当时不有樊姬问:如果当时没有樊姬的劝告,就不会有孙叔敖的重用。 令尹:楚国的三公之一,负责国家大事。 何由进叔敖:如何能使孙叔敖得到重用。 赏析:
【注释】 门:宫门;春秋战国:指春秋战国时期。门再吟:指在门上题诗。 社鼠:古代传说里说老鼠是祭祀土地神的供品,后来人们称那些偷吃祭品的老鼠为“社鼠”。穿墙巧庇身:指老鼠能巧妙地从墙上钻过去。 何由:用什么方法。攻灌:用火攻灌水灭火的方法。若为熏:像熏一样用烟熏。 能知窟穴依形势:知道在什么位置开洞。依形势:依据地势。 不听谗邪是圣君:不听从奸佞之臣的谗言,就是圣明的君主。 赏析:
春秋战国时期,屈原是楚国的大臣。他主张国家统一和实行法治,被贵族集团所排斥。楚怀王死后,他的弟子子兰等继续迫害他,最后在汉元年(公元前206年)五月,被顷襄王迁往沅湘之间,同年六月投汨罗江自杀。 注释: 1. 满朝皆醉不容醒: 满朝的人都是喝醉了,不能清醒过来。 2. 众浊如何拟独清: 那么多浑浊的东西怎么能比拟我独自的清白呢? 3. 江上流人真浪死: 江上的游子真是像被浪潮淹溺而死一样。 4
【释义】: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相互之间战争不断。诗人以连环的比喻来写战乱,用“门”、“后”等词点出战争的地域与双方,最后以“会应俱碎似连环”作结。 【赏析】: 诗的前二句是说,两国交战,战斗激烈,双方都想取胜而不得,但最终却因实力悬殊,无法取胜。 第三句是说,由于双方力量悬殊,所以不能取胜。第四句是说,即使没有胜负,也像两枚连环一样被打破。 整首诗通过战争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和平的向往和渴望
译文 春秋战国时期,门子贡救鲁亡吴,这件事令人痛心。谁让利口说田常的坏话呢? 吴国灭亡必定是因为端木赐,但鲁国也该知道,它的命运不会长久。 注释 - 春秋战国:指的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这一时期以诸侯国之间的战争和政治斗争为主,各国纷纷变法图强,争夺霸权,同时也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如孔子、孟子等。 - 门子贡:即孔门弟子仲弓,字子贡,是孔子的著名弟子之一
【注释】 范蠡:春秋末年楚国人,曾辅佐越王勾践灭吴,功成后辞官隐居。西子:即西施。转嫁吴:比喻勾践的美女西施嫁给吴王夫差,以离间吴国君臣关系。姑苏:苏州古称,今苏州市内仍有“姑苏台”。迹高尘外功成处:指范蠡功成名就之后隐退到五湖(今太湖)之中。一叶:指落叶。翩翩:轻快飘荡的样子。五湖:指太湖中五个小岛。 【赏析】 此诗为送友人归隐之作。诗人借春秋战国时期范蠡、西施的故事,劝朋友功成身退
春秋战国门子产 在政治治理中应采取何种原则,才能达到教化的效果?宽仁高下可以保证安全。 如果嫌水德之人多而亲近,应该用猛烈的方法去救援。 注释: 1.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各种思想流派争鸣激烈。 2. 化源:指政治教化的根源在于统治者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举止。 3. 宽仁高下:指在政治上要仁慈宽厚,对下属要严格要求。 4. 拯溺:拯救溺水者,比喻救治国家危机。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的方式
注释: 1. 三逐乡闾五去君,莫知何地可容身。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杨回被驱逐三次,五次离开君王,但他不知道在何处能找到安身之处。这里的“乡闾”是古代的农村或乡村,“君”指的是君主。 2. 杨回不是逢英鉴,白首无成一旅人。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杨回并不是遇到明君,他的一生没有成就,只是一个普通的旅人。这里的“英鉴”是指明君,“白首”是指老年。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抒怀的诗。诗人通过描绘杨回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