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鉴
【注释】 龟田:古代祭祀时供龟用的土地。经界分明,指分界清楚。化工:造化者,指上天。宝龟,传说中能占卜吉凶的灵龟。荆州纳锡,指东汉末年荆州刺史刘表曾向孙权献上铜印和玉玺,表示归顺于东吴。王贡:指进贡给皇帝的贡物。洛水呈祥:据《晋书》载,洛阳有洛河,其水甘美,晋武帝曾饮其水后得病,后来治愈。助圣功:帮助皇帝成就大业。千岁不巢莲叶上:意谓千年不食,象征清高。一秋长入稻花中:比喻隐居生活
【解析】 这是一首怀古诗。首句点明地点,淮海维扬,即指扬州。扬州地处江南水乡,地势平坦低洼,四周多湖泊、河流,故有“镇楚郊”之说。第二句写江、山环抱的地理环境。第三句写夜晚月夜下的景色。第四句写风中飘动的帘幕。第五句写道士思慕驾鹤飞升,玉人携手吹箫相戏。最后两句写今日的凄凉景象:原野上草已离离,野火熊熊燃起。 【答案】 译文: 扬州在江淮之间,地势低下,四周多湖泊和河流。 月夜下
【解析】 这是一首怀古诗。诗人借景咏史,感叹历史沧桑,抒发故国之哀。诗中“淮海名花”指牡丹,“玉盘盂”、“金带围”,用典。 第一联“淮海名花世所尊,当年培植遍诸园。”淮海:即淮南,古时以东至淮河为淮南地区;广陵:今扬州市。淮海是牡丹的原产地,自古以来,人们称它为“国色天香”“花中之王”,所以广陵牡丹被世人所尊崇。当年培育牡丹的人遍及了各地的花园。 第二联“玉盘盂小春光浅,金带围偏晓露繁。”玉盘
【注释】 何逊:南朝梁诗人,字仲言,东海郡兰陵县(今山东临沂市苍山县)人。 芜城:即广陵,扬州的别称。 风台:指观风台上的风向。 粉蝶:指蝴蝶。 翠禽:翠鸟。这里指杜鹃。 醲(hèn)如酒:形容愁思深重,像醉酒一样。 安得:哪里能够。 解醒:解除愁思。 【赏析】 《广陵怀古》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借咏史抒写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抑郁之情。这首诗以“芜城”起兴,先写广陵风光之胜,再写诗人游历广陵所见所闻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高适的《广陵怀古》组诗中的第五首。全诗如下: 北风吹雾昼昏昏,独守孤城节义存。 一剑身持惟有死,四郊兵合竟无援。 烟生睥睨焚降诏,血溅旌旗洒泪痕。 落日重游吊陈迹,买丝空欲绣平原。 注释: - 北风吹雾昼昏昏:北风在天空中吹起雾气,使得白天变得昏暗。 - 独守孤城节义存:独自守卫着孤立的城市,保持着自己的节操和义气。 - 一剑身持惟有死:手中的剑象征着生命
【注释】 解缆:解开缆绳。铁瓮城,即瓮城,是明代南京的城门之一。倚篷:倚靠船篷。云连:云层相接。极浦:极远的水滨。风转:风向变化。危樯:高大的桅杆。五两轻:形容帆上所系之帆很轻。淮甸:指淮河以北一带地区。日斜:太阳快要落山。草绿:草色青翠。海门:指长江入海口处的海门山,今称大通门。潮落:潮水退落。滔滔:浪涛滚滚的样子。 【赏析】 《渡江》是明代文学家杨慎所作的一首七律
{"诗句1:一石巉岩似琢成,何年此地卜佳城。" "译文:一块巨石如同精心雕刻而成,不知是何时此地被选中作为佳人之城。" "注解:巉(chán)岩——险峻的岩石;琢(zuó)成——雕刻完成。" "赏析:诗中通过“巉岩”和“琢成”这两个形容词,生动地描绘了墓地的形状与构造,让人仿佛能看见那巨石的坚硬与美丽。"} {"诗句2:衔刀自信难逃祸,撒豆徒闻可化兵。" "译文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广陵杂咏》之一,诗题中的“广陵”指的是今江苏扬州市。全诗共八句,每句七字,押韵工整。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下面对这首诗逐句释义: 1. 黩武穷兵未肯休,都将霸业葬扬州。 - “黩武穷兵”意为过分使用武力和兵力,而“未肯休”则表示不愿停止。这句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不满,认为战争只会带来无尽的破坏。 2. 迷楼珠翠云间出,内苑笙歌月下游。 -
广陵怀古 其三 龙舟行乐到芜城,极侈何愁四海兵。 神器共传归李子,乐章先识去宫声。 凤池有水鸥常下,萤苑无人草自生。 寂寞西园明月夜,只今惟有草虫鸣。 注释: 1. 龙舟行乐到芜城:用龙船游历的方式到达芜城。 2. 极侈何愁四海兵:享受奢华又有什么可忧愁的(指战乱)呢? 3. 神器共传归李子:国家的权力和地位都传给了李氏子孙。 4. 乐章先识去宫声:音乐的歌词先知道是离开皇宫的声音。 5.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赏析”的具体要求,然后分析每句诗的内容和思想情感。此题中,“千古枫桥尚有名,孤舟来泊最关情。”是全诗的第一联,意思是:古老的枫桥依然有名,我乘一叶孤舟来此停泊,最牵动我的乡思。“江村渔火愁仍对,山寺疏钟夜不鸣”。“江村渔火愁仍对”,是说在江边村庄,渔夫燃起的灯火,依然使我愁思满怀;“山寺疏钟夜不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