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枫桥尚有名,孤舟来泊最关情。
江村渔火愁仍对,山寺疏钟夜不鸣。
两岸帆樯春水上,万年楼阁月华明。
梦回试向篷窗听,无复乌啼绕树声。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赏析”的具体要求,然后分析每句诗的内容和思想情感。此题中,“千古枫桥尚有名,孤舟来泊最关情。”是全诗的第一联,意思是:古老的枫桥依然有名,我乘一叶孤舟来此停泊,最牵动我的乡思。“江村渔火愁仍对,山寺疏钟夜不鸣”。“江村渔火愁仍对”,是说在江边村庄,渔夫燃起的灯火,依然使我愁思满怀;“山寺疏钟夜不鸣”,“山寺疏钟夜不鸣”,是说山寺里传来的悠扬钟声,到了夜晚也没有响起。这两句是第二联,意思是说:江边村庄的渔火,仍然使我愁思满怀;而山上寺庙里传来的佛乐钟声,也随着夜色的渐深而渐渐沉寂了。“两岸帆樯春水上,万年楼阁月华明”。“两岸帆樯春水上”,是说两岸的船只,在春天的江面上航行;“万年楼阁月华明”是说万年楼上的灯火,在月光下明亮辉煌。这是第三联,意思是说:两岸的船儿,在春天的江面上航行;而千年古刹的楼阁,在月光之下更显得光辉灿烂。“梦回试向篷窗听,无复乌啼绕树声”。是诗人梦醒后所听到的声音,是“乌啼绕树声”,但此时已经听不到了。这是第四句,意思是:梦中回到故乡,试向船篷窗户倾听,再也听不到那乌鹊惊飞绕树的叫声了。

【答案】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客居他乡时所见之景、所感之情,表达了诗人羁旅中的孤寂之情。

【译文】

古老的枫桥依然有名,我乘一叶孤舟来此停泊,最牵动我的乡思。江边村庄的渔火,仍然使我愁思满怀;而山上寺庙里传来的佛乐钟声,也随着夜色的渐深而渐渐沉寂了。两岸的船儿,在春天的江面上航行;而千年古刹的楼阁,在月光之下更显得光辉灿烂。梦醒后试向船篷窗户倾听,再也听不到那乌鹊惊飞绕树的叫声了。

【赏析】

首句写枫桥历史悠久。“千古枫桥尚有名”,一个“尚”字,既写出了诗人对这座古老桥梁的赞美之情,又表现了诗人对这座桥梁的无限留恋之情。第二句以“孤舟”自比,抒发了自己漂泊异乡的孤独之感。“孤舟”与“来泊”相照应,突出诗人的孤独。

中间两句是写诗人夜泊枫桥的感受,其中“犹”字用得极为巧妙,它不仅使诗句更加生动传神,而且表现出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江村渔火”四字描写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江边的村庄,渔夫们燃起的渔火,依旧在夜空中闪烁着,它们像一盏盏灯笼,给幽暗的夜色增添了几分温暖。然而,这美丽的画卷却无法引起诗人的共鸣。“愁仍对”三个字,将诗人的愁闷之情写得淋漓尽致。“山寺疏钟”四字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夜泊枫桥时的心境:山寺里的僧人正在敲钟念经,可是,他们发出的悠扬钟声并没有引起诗人的关注,因为他已经被深深的乡愁所困扰。这四字不仅交代了时间的深夜,还烘托出诗人因思乡而产生的孤独寂寞之感。

最后两句通过“春水”、“月华”两词,将诗人想象成一位在船上遥望故乡的人。他看到两岸船只在春水之中行驶,看到了万年楼阁在月光下更加明亮。“春水”二字,不仅点出了时间,还暗示了诗人的孤独和寂寞;“月华”二宇则写出了景色之美丽动人,更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这两句不仅是对前文的回应,而且也是诗人内心孤独寂寞的真实写照。

最后一句“无复乌啼绕树声”,更是表现了诗人的孤独寂寞之情。这里的“无复”二字,表明诗人已经很久没有听到乌鸦啼叫的声音了。这不仅仅是指时间久远,更重要的是表明诗人已经很久没有回家看望家人了。这句诗将诗人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他渴望早日结束漂泊生涯,回到家乡去看望家人;他渴望早日回到故乡去享受亲情的温暖;他渴望早日回到故乡去度过美好时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