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鉴
浪淘沙 观天魔舞 璎珞五花冠。 云鬓䰐鬖。 霞衣缥带缀琅玕。 玲舌轻弹天乐响,人在云端。 弓样转弯弯。 左右回盘。 镜光如月照孤鸾。 天女散花穿队子,环佩珊珊。 诗句释义: - 璎珞五花冠:用五种颜色的宝石制成的冠冕。 - 云鬓䰐鬖:形容女子头发如云般柔顺,发髻高耸。 - 霞衣缥带缀琅玕:衣服像霞一样绚烂,腰身装饰有珠链。 - 玲舌轻弹天乐响,人在云端:形容音乐美妙动听,仿佛在云端之上。 -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技巧、语言和表达效果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把握全诗的内容,分析诗人的思想情感。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赏克振弟牡丹时,看到牡丹花盛开的美景,想到春天将逝而自己却无法与它同乐的惆怅之情。首句写牡丹开得正旺盛。第二句说春意浓
【诗句释义】 1. 杏花开遍东风里。爱春色、年年相似。 - 杏花(杏花)盛开在温暖的春风中。 - 爱:喜爱; - 春色:春天的色彩、美景; - 年年相似:每年都有相似之处; 2. 仙翁试把朱颜比。不是等闲桃李。 - 仙翁(仙人):这里指杨经历; - 试:尝试; - 朱颜:红润的容颜,比喻青春; - 桃李:比喻人年轻貌美或品德高尚的人; - 不是等闲:不是随便的; 3. 借问胡麻和石髓。怎能比
【注释】 1. 青山:青翠的山色。重叠,形容山峦连绵不断。回溪:曲折的溪流。 2. 空翠:指山上的绿色。湿人衣:沾湿了人的衣裳。 3. 娇娥:美女的意思。 4. 石黛:用石头磨墨时磨下的粉末,这里用作动词,意思是用石黛扫眉。 5. 丹枫映水:红色的枫叶映照在流水上。如漂锦、秋色误春姿:仿佛美丽的锦旗飘落在水面上,秋天的景色误认成了春天的样子。 6. 风振华林:秋风吹动着茂盛的树林。 7. 灵籁
【注释】 寄刘邦彦:写给刘邦彦的一首词。刘邦彦,不详何许人。据《乐府诗集》卷七十二所载《桃源忆故人》一调,有“桃花春水”一词,当为刘邦彦所创,因名《醉桃源》,又名《忆故人》。 北新桥:地名,在汴京(今河南开封)城内。 催诗:催促写诗词。 春归人也归:春天到来,人也回到了家乡。 重约再来期:再次约定下次再相会。 还家时节:回到家的时候。时节,时间,季节。 移:改变。 美人相见稀:美人难得见面。美人
春夜杳。火树满街开早。 年少沈郎风度好。踏歌声更巧。 袅袅馀音未了。一似游丝萦绕。 漏尽月斜天忽晓。彩云犹缥缈。 注释: 1. 春夜杳:春夜寂静无声,仿佛一切都消失了。 2. 火树:形容灯火辉煌,像燃烧的树一样。 3. 满街开早:整个街道都被照亮了。 4. 年少沈郎风度好:年轻的男子,风度翩翩。 5. 踏歌声:跳舞时发出的声音,这里指歌曲的节奏。 6. 袅袅:形容声音悠长、细腻。 7.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语言表达的连贯性、完整性和生动性的把握,以及古诗的基本常识。解答此题,考生需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在此基础上回归诗歌内容答题。 “湖边寺。”是第一句,点出地点——湖边的寺庙。“楼台旧是春游地。”第二句是承接前文,点明了楼台是以前经常去游玩的地方。第三句进一步写景,“千花张锦,两山横翠”,意思是:千花盛开如同锦绣,青山横卧如翠绿的屏障。“西风阑槛秋无际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浣溪沙 其一 夏夕赏莲 绛蜡笼纱夜赏莲。 碧筒擎酒吸如川。 娇歌宛转杂繁弦。 急雨溅珠弹脱叶,乱砂衔石轧流泉。 此时不道夜如年。 译文: 在夜晚观赏莲花时,用红色的蜡烛笼罩着纱巾,静静地欣赏着荷花的美丽。手持一个绿色的杯子,倒满了美酒,轻轻地喝着,仿佛是一条流淌的河流。听着女子婉转的歌喉,与琴声交织在一起,让人陶醉其中。突然之间,一场大雨打来
柳腰清减花容瘦。眼波凝绿眉山皱。春去已多时。不堪听子规。相逢时话旧。泪湿罗衫袖。对酒莫高歌。闻歌愁更多。 【注释】 1. 柳腰:形容女子婀娜的身姿。 2. 花容:指女子美丽的容颜。 3. 眼波凝绿:形容女子目光含情脉脉,如绿色般深邃。 4. 眉山皱:形容女子眉头紧蹙,心情忧虑。 5. 春去已多时:春天已经过去很久了。 6. 不堪:无法承受。 7. 子规(zǐ guī):即杜鹃鸟,叫声哀婉动听。
```plaintext燕子来时雁北飞,留郎不住别郎悲。 小麦空头难见面,春蚕作茧自缠丝。 ``` 注释: 1. 燕子来时雁北飞:“燕子来时”指的是燕子迁徙的情景,而“雁北飞”则描述了大雁往南飞的景象。 2. 留郎不住别郎悲:这里使用了“留郎不住”和“别郎悲”两个词语,表达了主人公对友人不舍的情感。 3. 小麦空头难见面:“小麦空头”可能指的是小麦尚未成熟,难以见到其成熟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