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宝
济河谣夜过青县作 黄河可渡过军队,不可渡过敌人。 敌人渡过黄河回避我方军队,向东进入钜野泽。 钜野泽西边是济南,东边是淮河,敌人啊,他们往哪里去呢? 田野上房屋很多,没有青草可以喂猪,豕突鲸奔我军疲弊,却恨令公来得太晚了。 注释: 1. 济河:渡过黄河。2. 济济师:指军队,这里用作动词用。3. 贼:指敌人。4. 巨野:地名,在今山东省菏泽市西南,古时黄河流经此泽中。5. 罄室:空屋、穷困人家
【解析】 此诗为七律,首联点明时间,交代自己来到洪都城,恰逢人日初晴。第二联写诗人早起,听到报晓之钟声,看到天空中的星星和灿烂的银河。第三联写诗人走出门去,发现天空中的云霾已散尽。第四联写远处的楼台东倒西歪,显得清雅。第五联写近旁的树木沐浴在春光之中。第六联写诗人在处理公务之余,漫步于庭院,欣赏春天的美好景象。第七联抒发作者对国事的关注与忧虑,最后以春天到来,万物生长的景象收束全篇。 【答案】
【注释】 定惠院步苏公海棠词韵:在苏州定慧寺中吟咏苏东坡的《海棠词》。 草堂:指杜甫草堂。三间倚林木:杜甫曾建有草堂三间于成都城西,倚靠着树木。 灵光:《尚书》称尧时大臣伯翳(一作“伯益”)为帝尧制造宫室,“立以为大屋,屋成而加我文、武、周公,与我有田、宅”,后人因称帝王宫殿为“灵光殿”。岿然独:高耸独立。 坡老:即苏轼,字子瞻。当时坡老赋海棠,遂使荒丘顿超俗:当时苏轼写了一篇《海棠诗》
【注释】 南山:指终南山。终南,山名。 高,高入云:形容山之高大,直插云端。 中有隐者操斧斤:有隐居的人在山林中砍树。 上方伐木:山上砍伐树木。 下界闻:山下传来砍伐的声音。 声可闻、人不可即:声音可以听到,可是人们却不能靠近他。 自上求之雾湿我衣:从山上下来时,被山上的雾淋湿了衣服。 自下从之涧阻我舄(xié):从山下走时,被山涧的水阻挡了脚步。 县厓如天劳我力:站在山顶上,感到像天空一样高
题太白图 仙人骑驴如骑鲸,睥睨尘海思东瀛。 等闲相逢但叱咜,谁知万古千秋情。 醉来天地小于斗,鞭策雷霆鬼神走。 豪奇自比齐东人,大雅犹怀鲁中叟。 青春想像华清宫,解识仙人图画中。 满浮渌酒唤不醒,葛巾飒飒生天风。 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注释】元夕:农历正月十五夜,元宵节。独坐:独自一个人坐着。 月光照灯夕:月光映照在灯光之下,形成美丽的夜景。清赏人所同:欣赏美景是一种普遍的情感,所以大家都觉得这是美好的。而我独不乐:我独自一个人却感到不高兴。有亲在江东:有亲人在江东(即江南地区)。江东岂无月:江南地区难道没有月亮吗?白发少欢容:年纪大了却很少有快乐的时光。念子未即见:思念你还没有见到你。厌见灯花红:讨厌看到红色花朵
郊坛分献东镇退而有述 登上坛台礼拜东方的镇守之神,威严高耸仿佛就在眼前。 惟皇面对上帝,小臣怎敢忘记虔诚。 沂山望见海岱,它的崇高接近云霄。 难道没有方国祭祀,百灵合从乾道。 惠风自于巽角吹来,馨香偏中天。 明神当然不会说话,我思念通幽玄奥。 心诚祈愿耳复听,影响好像有所呼应。 山东盗贼正在蔓延,禾稼妨害大田。 辑宁应该从兹开始,处处唱起丰年歌谣。 何以表明我的衷肠,素月在西南悬挂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联句的意思,仔细辨识每个词的确切含义,并结合全诗加以理解。本诗首联写香炉峰之奇观;颔联写香炉峰上的仙人已不在了,但老僧在吟诵妙词,仿佛李谪仙在耳旁;颈联写紫烟散去,平湖无迹,李谪仙也不见了踪影;末联写诗人访寻李谪仙未果,只好在东边挂帆远行了。 【答案】 (1)香炉峰:指庐山西林寺前的香炉峰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诗句的理解,是古诗文的基础题型。解答该种题型时,要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歌内容,然后抓住关键词句进行分析。“今日眼界昔人同”,意思是说登黄鹤楼的今天和古人登临时的眼界相同,都为楚水东流、江汉汇流而感叹。“地当江汉朝宗处”,意思是黄鹤楼地处长江与汉水交汇之处,是天下名胜之地。“身在乾坤俯仰中”,“俯仰”原指低头或抬头,这里比喻人在天地之间,俯看俯仰之间,人生百态
【注释】 岐山:即今陕西宝鸡市东的岐山。 白首:指年老。 康衢谣:太平盛世的歌谣,也指太平之世的民谣。 戎衣:指战争。 渴梦北海水:比喻渴望归顺朝廷。渴梦,渴望得到。北海,泛指中原地区。 饥谢西山薇:指在战乱中生活艰苦,希望得到朝廷的救济。西山,泛指山区。薇,一种植物,可食。 泰伯:周太王古公亶父之子,又称王季、季历。 【赏析】 此诗为思归之作。诗人以“岐山有仁者”起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