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言史
【注释】竺国:指天竺,佛教发源地。乡程:指从家乡到竺国。算不回:指时间不回来,指生命有限。 病中衣锡遍浮埃:指僧人在病中穿着袈裟到处走动。 汉地诸经本:指汉族地区的经典书籍。流沙:古代传说中流沙河,这里指远方的西域。背来:指从遥远的地方运来。 译文:从家乡到天竺的路程无法回到原点,病中穿着袈裟到处走动,现在汉族地区的经典书籍都是自己经过流沙运来的。 赏析: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因病不能归乡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名篇名句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核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在分析时既要注意抓住诗句中的关键词句
牧马泉 平沙漫漫马悠悠,弓箭闲抛郊水头。 鼠毛衣里取羌笛,吹向秋天眉眼愁。 注释: - 牧马泉:指一个地方名,可能是作者放牧的地方。 - 平沙漫漫:平坦的沙地广阔无边。 - 马悠悠:指牧马人在悠闲地放牧时的情景。 - 弓箭闲抛:指牧马人随意地将弓箭扔到郊外的水边。 - 鼠毛衣里取羌笛:指牧马人从鼠毛衣里取出羌笛来吹奏。 - 羌笛:一种古老的乐器,常用于表达哀伤的情绪。 - 吹向秋天眉眼愁
【注释】 扶病:因患病而行动不便。春亭:春天的亭子。 强梳稀发著纶巾:勉强梳理稀疏的头发,头戴一顶纶巾(一种用丝织成的头巾)。 舍杖空行试病身:放下拐杖,独自行走来试试自己的病体。 花间自欲裴回立:在花丛中想停下来,却不愿止步。裴回:徘徊不前的样子。 稚子牵衣不许人:小孩子拉着他的衣角不让他过去。 【赏析】 《扶病春亭》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此诗写诗人因病不能拄杖而行,只能独游春亭
【注释】艳质:艳丽的容色,指女子的容颜。云雨:旧时男女欢合,常用云雨代指男女欢合之事。襄王:楚怀王。惆怅:悲伤、愁苦。阳台:即巫山,在今湖北境内,相传为宋玉赋《高唐赋》的地方,后人以“阳台”泛指巫山,也指男女欢合之所。 【赏析】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诗。前两句写旧日的艳质,今日的空虚,表现了物是人非之感;后两句则借襄王之典意,表达了诗人对现实政治的失望情绪。全诗语言质朴而含蓄,感情深沉而不外露
霜月明明雪复残,孤舟夜泊使君滩。 一声钟出远山里,暗想雪窗僧起寒。 注释: 1. 霜月明明雪复残:霜月是指初冬的月亮,明亮而寒冷。雪复残意味着雪还没有完全融化完,留下了残雪的痕迹。 2. 孤舟夜泊使君滩:孤舟指的是孤独的小船,夜泊则表示在夜晚停泊。使君滩是地名,可能是某个地方的码头或者渡口。 3. 一声钟出远山里:钟声从远处传来,听起来非常清晰。 4. 暗想雪窗僧起寒:僧人在寒冷的环境中起床了
【注释】 1. 泊花石浦:在今山东乐陵县东北。 2.丛台:故址在今河北邯郸市西北。 3.废苑东:指丛台的遗址。 4.几:同“拒”,阻碍。 5.梗:梗概,梗概指梗塞不通,比喻事情不顺利,不顺心。 6.蓬:蓬草,随风飞扬,比喻事物没有根基。 7.半在邯郸驿树中:指杜鹃啼鸣声中好像有一半声音在邯郸驿树中,即似是而非的声音。 【赏析】 此诗为作者客居邯郸时的感怀之作。首二句言旧业已废,丛台遗址东去
【解析】 (1)本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木瓜为题,借花喻人,抒发了对妻子的怀念之情和对她的赞美之情。 (2)“柔枝湿艳亚朱栏”,这句诗的意思是:木瓜树的枝干柔软而湿润,艳丽得好像靠近了红色的栏杆。“朱栏”指红色栏杆。这句诗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木瓜花的颜色鲜艳。 (3)“暂作庭芳便欲残”,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它短暂的盛开之后就会凋零。这句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木瓜花短暂而易逝的特点
注释:在春秋峡,峭壁苍苍苔色新,无风晴景自胜春。我不知道是哪一种树,在幽深的崖里,腊月时开花,好像北方人一样。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春秋峡的自然风光,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和独特的美景。首句“峭壁苍苍苔色新”,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了峡谷中陡峭的山峰以及覆盖着青苔的石头,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接着“无风晴景自胜春”,表达了作者对春天景色的感受,即使没有风,晴朗的景象也足以让人感受到春天的魅力
【注释】 题:书写。竹园:指竹林。 扶疏:高耸的样子。 翠茎:竹子的茎是绿色的,所以叫翠茎。 滋:生长、蔓延的意思。 粉漾:形容竹叶上的露珠像粉一样闪闪发光。 幽情:深藏的感情或情趣。 丹阳:地名,在今江苏省宜兴县境内,这里泛指江南。 万户:古代称一户人家为一个户,这里泛指春天。 君家:你的家里,指我。 秋雨声:秋雨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自己对弟妹竹园的思念之情。首句写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