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连宝
这首诗通过空城中的鸟雀被王孙手中的金弹击落的情景,表达了一种对于权力和金钱腐蚀人心的担忧。下面将逐句翻译这首诗: - 诗句: 不巢人家幕,不穿人家屋。不饮太液水,不啄太仓粟。。 - 译文: 这些鸟雀从不在别人的帐篷或屋内筑巢、栖息,也不饮用那太液池的水,也不啄食那些太仓中储藏的粮食。。 - 赏析: 诗中的“空城”象征着一个不受外界干扰、自我封闭的空间。鸟儿在这里自由地飞翔,不受任何限制
秋风肃以清,策策鸣窗纸。 中有兀坐人,幽忧漫不理。 索之无其端,觅之无其委。 既同乱茧丝,复似洪河水。 浩淼绝垠堮,澒洞少涯涘。 何以消遣之,惟有杜康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的萧瑟景象和诗人内心的孤独感受。首句“秋风肃以清”,便勾勒出秋天的凉爽气息,随后通过“策策鸣窗纸”形象地表达了风声的清脆与悠扬。然而,尽管外界环境显得清晰宁静,诗人的内心却充满忧虑与不安,“中有兀坐人
秋日杂诗 绿树何葳蕤,膏泽发其荣。 美人竞采摘,皓腕攀繁英。 娇爱比金翠,簪鬓光晶莹。 采摘所不及,枝耸入青冥。 惊飙一夕起,飘飘堕沟塍。 长谢娉婷侣,但与蛙黾并。 为我语花枝,且可近檐楹。 欲令美人摘,休作高峥嵘。 注释: 1. 绿树何葳蕤:形容绿树茂盛、郁郁葱葱。 2. 膏泽发其荣:指树液滋润使其茁壮生长。 3. 美人竞采摘:美女们争先恐后地采摘。 4. 皓腕攀繁英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赏析作者思想感情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最后给出示例答案。 从整体上看,这首诗是一首咏史怀人之作。诗人在诗中借对戴通乾的思念,抒发了对友人的敬仰之情;其次,具体到某一句,诗人通过对戴通乾的追忆、感慨,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全诗四句八句
【注释】 秋晚寄芥舟:秋天晚些时候,我寄给在芥州(今江苏扬州)的友人。西风:秋风。送远眸:目送远行人。碧云尽处是中州:碧色的云彩消失在远处,那就是中原地区了。中州:指中国中部。鱼龙水静涧瀍(zhǎn)晚,竹柏烟深嵩(sōng)少秋:水里的鱼儿和水龙都静静地游着,涧边、溪旁的竹林、松柏的烟霭深深密密,嵩山、少室山也显得格外清凉。贝锦织成应有恨,覆盆揭去可无忧:用贝锦织成的衣物上应该有怨恨吧
【解析】 本诗是一首写景抒情小诗,全诗通过描写秋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体悟。 “晚吹荡林薄,凌空一叶飞”:晚风吹动树林和薄雾,一片叶子在空中飘落。 “天光寒已夕,云影淡何依”:天色已经昏暗,云影淡得看不见了。 “岁月有迁递,雪霜无是非”:时光在推移,雪霜没有是非曲直之分。 “于中觅消息,斟酌可忘机”:在其中寻找着什么消息,斟酌可以忘掉机巧。 【答案】 译文:夜晚的风把树丛和薄雾吹拂开
【释义】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碑为喻,借碑表忠心,颂功德,赞英杰来抒发自己对功名利禄的淡泊之情。 【译文】 陈入已闭永夜,野外泥土变成枯骸。 外表里没有青史记载,婆娑地有绿苔斑斑。 扪心自问应该惭愧,阿谀奉承墓地也堪哀叹。 伊尹吕尚真的千古流芳,丰碑安在呢? 【赏析】 此诗首二句写古碑,“陈入”指陈人,即陈子昂;“闭永夜”指陈子昂去世后,他的作品长期埋没于民间,没有人去整理
【注解】 1. 抵死仇纨裤:指对那些奢侈浪费、不劳而获的人深恶痛绝。 2. 谋生去井疆:指为了生存而离开家乡,到外地谋生。 3. 或能辞顑颔:指有的人能够抛弃名利,保持清白的节操。 4. 直可阅炎凉:指有的人能经受住各种考验,表现出高尚的品质。 5. 砧杵千家月:指在中秋佳节,人们团聚在一起庆祝团圆的时刻,月光洒在每家每户的砧石和杵上。 6. 萧疏两鬓霜:指岁月不饶人,人的两鬓已开始出现白发。
水国初冬和暖天,凭高一望总茫然。 江中白浪如银屋,楼外青山似旧年。 几处帆樯喧夏口,万家烟火满晴川。 心游目送三千里,何处风光不眼前
雨雪初收望汉阳,一天寒色下潇湘。 树围水际人烟黑,日满楼前江雾黄。 今夕偶攀尘外契,暮年初信梦中忙。 也知得意须乘鹤,欲向瑶台路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