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巩道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在登高望远时所作。下面是对每句的解释: 1. 第一句“一上江楼忆往年”,表达了诗人站在江楼之上,回忆起过去的年月和往事的情景。江楼,即江边高楼,这里象征着诗人心中的高远境界。诗人通过“忆往年”表达了对往昔时光的怀念和感慨。 2. 第二句“他洲风物晚凄然”,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忆。这里的“他洲”指的是另一个地方或国家,可能是诗人曾经生活或者工作过的地方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重游小岭》。下面逐句解释诗句并附上译文: 1. 闲身故得访云林: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闲适的心态,愿意去探索那些远离尘世的幽静之地。"闲身"指的是没有什么事情缠身,心情轻松自在。“云林”则是指山林之中,暗指一个宁静的自然环境。 2. 泉石依稀尚可寻: 诗人在寻找那些已经有些模糊的泉水和石头,尽管它们可能已经失去了往日的清晰面貌。这里的“尚可”表示还有一丝可能性或希望。 3
重游小岭 半日浮生恋翠微,祇于触目可忘机。 凌空鹤去僧无友,渡海云归石有衣。 刍狗烧残泉气热,木稚香阔悟心微。 重来此地频增感,流水声声解讽讥。 注释: 1. 重游小岭:再次来到这片小山岭。 2. 半日浮生恋翠微:在半日的光阴里,迷恋着山岭的绿意。 3. 凌空鹤去僧无友:凌空飞翔的鹤去时,和尚没有朋友相伴。 4. 渡海云归石有衣:渡过大海的云彩归来时,石头上有衣服。 5. 刍狗烧残泉气热
【注释】 饮蒙园池:在城东的蒙园池塘边饮酒。蒙,蒙山;蒙园,蒙山脚下的园林。 红叶有残霜:城头上的红树叶上覆盖着一层薄薄的寒霜。 梅照女墙:城下的梅花映照着城墙上的女墙上的砖瓦。 能命驾:能让人驾驶马车来。 飞觞:飞杯,指喝酒。 欲断溪流过雨长:想要让溪水流过雨水而变得短。 接篱:靠近篱笆。 习家池畔似高堂:就像高门大户的庭院一样。 【赏析】 此诗写诗人在蒙园亭中饮酒的情景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本题要求考生对《游青琅园》一诗逐句释义,并注意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同时给出必要的注释和赏析。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注意重点词语的积累。 本题共四句八行。前四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春光多半绿杨堤”,春天的阳光洒满杨柳岸边,杨柳依依,春意盎然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罗隐所作。以下是诗句的逐句注释及其赏析: 1. 晓发罗溪——清晨出发,前往罗溪(地名)。 2. 晓烟临水树层层,波影分明两片灯——清晨时分,薄雾缭绕,水面上树木的倒影清晰可见,仿佛是两盏摇曳生姿的灯笼。 3. 百战江山如昨日,独行踪迹似孤僧——经历了无数战争的国家,如今依旧如同昨天一般,而诗人独自踏上旅程,如同一个孤独的僧人。 4. 鸦惊落月翻衰叶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作品。以下是逐句解释和赏析: 舟发珠江 - 诗句描述了诗人乘坐船只从珠江出发的情景。 树散朝烟认始真,轻舟初出粤江滨。- "树散朝烟"形容清晨时分的景色,树木在朝阳的照射下显得格外清晰,仿佛被烟雾散开一般。而“轻舟初出粤江滨”则描绘了诗人刚刚离开广东江边的情景。 水边易动孤吟兴,乱后长为独往人。- "水边易动"暗示了诗人在水边的心境或情感
再泛甘滩 海山含雨尽冥冥,轻舸重来过远汀。 两日浮生频载酒,百年归计尚飘萍。 层崖日落潮光白,阴洞苔寒佛火青。 何限鹤群沙际起,人间无路托仙翎。 注释: - 海山含雨尽冥冥:大海和山峰笼罩在雨幕之中,显得昏暗不明。 - 轻舸重来过远汀:轻快的小船再次经过远处的沙滩。 - 两日浮生频载酒:两天的光阴里,频繁地喝酒消遣。 - 百年归计尚飘萍:百年之后的计划仍然像飘浮的浮萍一样难以预测。 -
【注释】: 蜡月:农历十月,因天气寒冷,故称“蜡月”。 游石湖:游览石湖。 冬尽看山昼亦阴,傍桥红树一闲吟:冬天结束(冬至)后看到山景,白天也是阴天(阴天也可见山),在桥旁的红树下闲散地吟诗。 晴溪清浅流难断,竹路微茫去易深:晴空下的溪水清澈见底,难以看见水流的源头;竹路上的小路虽然幽深,但很容易走错路。 谷响答时闻落木,钓丝垂处立饥禽:山谷中的声音随着时节的变化而发出声响
过林步酒家 卧松欹柳倩谁扶,飞尽溪花绿满芜。 樵子不惊群饮鹿,野人能畜自归凫。 日斜黄叶千声乱,雨过青山一点孤。 却爱女郎篱下出,肯携司马为当垆。 译文: 卧在松树下,倚靠在柳旁,是谁在扶持我? 飞完了溪边的花朵,绿意覆盖了荒芜的地面。 樵夫们并不惊讶于成群结队的饮鹿者, 而野人们能够饲养自己回巢的凫鸟。 夕阳西下,黄叶飘落,如同千片战鼓; 雨过之后,只有青山孤独地矗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