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承恩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仲淹创作的《文丞相赞》,共有二百零五首。这是其中的第一百九十首,题目为“文丞相”。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1. 烈烈文山,忠节孤劲。 - 烈烈:形容山势险峻,气势磅礴。 - 文山:这里指的是文天祥(1236-1283),南宋末年的抗元英雄,以忠诚和气节著称。 - 忠节:指忠诚和节气,即不背叛国家、保持正直的气节。 - 孤劲:孤独而坚韧,形容文天祥在困难中依然坚持正义
【注释】吕成公:作者自号。 【赏析】此诗为《古像赞二百零五首》之第一百二十二首,赞美吕成公学问深厚,道德高尚。“气备中和”,“心涵古今”,说明吕成公的品德高洁;“克治之勇,涵养之深”,表明他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卓越的才能;“宗程翼朱”,“中原文献”,则说明他的学识渊博、才高八斗。整首诗语言朴实,但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吕成公高尚品德的赞赏
诗句原文: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其一百九十七 许文正公 尊闻行知,潜心圣道。岂惟堂基,巳及阃奥。司马笃实,伯子粹纯。考亭之后,见子一人。 翻译: 尊崇并实践圣人之道,专心于圣人之道的钻研和理解。不仅在学问、道德的基础上下功夫,也致力于深入到实际行动中去,达到真正的内化与实践。 他的品德如同司马光那样诚实稳重,他的才智如同孔子的儿子颜回那样纯洁无瑕。他是朱熹学说的继承者,也是王阳明心学的践行者
【注释】: 1. 学本考亭:学问来自考亭学派,即理学。 2. 邹鲁的传:邹、鲁是古代中国的两个地方,这里指儒家学说的传承。 3. 旁参东莱:旁参,指的是参考、借鉴。东莱是宋代学者程颢、程颐的学派,他们主张“性即理”,注重修养,反对佛老之学,与二程的儒学思想相近。 4. 亦会其源:亦,也;会,理解;其源,源头。 5. 表章四书:表章,赞扬和推崇。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
【诗句释义】: 1. 精识博闻,英气伟才。这句话的意思是蔡文节公具有深厚的学问和广博的知识,具有非凡的才华。 2. 一时师门,邈焉寡侪。这句话的意思是蔡文节公是当时众多学者的老师,而他的弟子很少。这里的“师门”指的是老师或者学派,“邈焉”表示距离很远的意思,“寡侪”表示很少。 3. 礼乐象数,性命道德。这句话的意思是蔡文节公精通礼乐、数学和生命道德等方面的知识。 4. 考订发挥,俟圣不惑
以下是对孙承恩《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一百九十四 耶律文正王》的逐句翻译和注释: - 原文: 用夏变夷,辅仁胜杀。 弥缝化工,洗濯日月。 创立帝制,底绥民生。 仁者之功,孰能与京。 - 译文及注释: 通过模仿夏代的制度来改变夷狄的文化,辅助仁德战胜了杀戮。 弥合了天地之间的裂痕,清除了污浊之气使日月重放光芒。 创立了帝王的制度,稳定了百姓的生活。 仁者的成就,谁能与周公相比呢? - 赏析:
【注释】: 1.元世祖:元世祖即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蒙古帝国的第三位大汗。 2.扶舆间气:指天地之间的正气。 3.笃生此人:意思是说此人天生就聪明、仁厚、刚强。 4.驱策贤豪:指元世祖能够驱使和激励天下的英雄豪杰。 5.振扬武烈:指元世祖能够振奋士气,宣扬英勇的事迹。 6.继统中华:指元世祖继承并延续了中国的皇统。 7.式钦大业:意思是说元世祖应该钦敬他的伟大的事业。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佛像的颂诗,通过对佛像的特点和形象进行描绘,赞美其庄严神圣。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及注解: 1. 道发紫阳,莹彻具足。 - “道发紫阳”指的是佛门中的“紫阳真人”张果老,他是一位著名的仙人。这里的“道”可以理解为佛教教义或修行之道。“道发紫阳”意味着这种宗教或修行的方式起源于紫阳真人,象征着神秘和权威。“莹彻具足”形容的是佛的形象或精神非常纯洁、圆满,没有缺失之处。 2. 子也成学
【解析】 这是一首颂德诗。诗人通过赞颂真文忠公,来表达自己对真文忠公的敬仰之情。“求道孜孜”两句,写真文忠公为官清正,勤于政事。 【答案】 译文: 真文忠公追求大道孜孜以求,坚持正学是其一贯的治学原则。 在朝廷上他侃侃直言,力挽危局,扶持正义。 他著有《衍义》一书,阐述详明,阐发大义。 凭借这些理论,国家治理得法,王道得以成就。 赏析: 此诗首句“求道孜孜”,点出真文忠公为官清廉、勤于政事的特点
注释: - 帝王治道,典册具布。 - "帝王":指的是古代的君王或皇帝。 - "治道":治理国家的方法或道路。 - "典册":古代的书籍和文献,用来记录和传承文化和知识。 - 秦人毁裂,汉儒训诂。 - "秦人":秦朝的人,指那些破坏或毁坏古代典籍的人。 - "训诂":解释和讲解古籍的意思,通常指儒家学者。 - 微辞奥义,湮塞晦蒙。 - "微辞":含蓄而深奥的话语。 - "奥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