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承恩
【解析】 1. 岳武穆王,即岳飞。2. “性本忠义”:本性忠心耿耿,讲求仁义。3. 神授勇力:上天赋予他勇猛的力量。4. 正气弗阿:正直的正气不屈服于邪恶势力。5. 克胜无敌:战胜一切敌人,无所畏惧。6. 挥戈回日:挥舞武器把太阳挡住。7. 计成偃月:用兵布阵如弯弓射月。8. 此恨何极:这番遗恨无穷无尽。9. 赏析:这首诗赞颂了民族英雄岳飞的忠义与勇敢,表现了作者对敌人的憎恨以及对正义必胜的信念
【注释】: 1. 陈文毅公:指南宋名臣陈俊卿。 2. 经济大志,恢复雄图;慷慨谈兵,气激懦夫:意思是他胸怀伟大的理想和抱负,想要收复失地,但他的豪情壮志却激励了那些胆小怕事的人。 3. 道兼王霸,论杂义利;要之圣门,异乎不异:意思是他的主张既能够统一天下,又能够兼顾到各种利益,与圣人之道没有什么不同。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为纪念陈俊卿而作的。陈俊卿(1064—1128),字俊卿,号东山
【注释】 陆文安公:即陆九渊,南宋学者、思想家。 本原:事物的根本原理。 大体:指事物的大要或主要部分。 作圣功夫:成为圣人的功夫。 灭裂则诬:意指如果将事物割破弄碎,就会导致歪曲和诬蔑。 圣道大中:指圣人之道,其道理广大中正而不偏颇。 殊途:不同的途径。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古之作。诗人通过赞颂陆九渊的学问,来表达对真理的追求。全诗语言简练明了,意境深远,给人以深思。 首句“学探本原”
注释: 一、靖康之变:指1127年金兵南下攻北宋都城汴京,宋徽宗、钦宗被金军俘虏,北宋灭亡的事件。 二、镇遏披猖:镇遏:抑制;披猖:猖狂肆虐。抑制了金军的嚣张气势。 三、绍兴:南宋高宗赵构的年号。 四、朝廷:这里指宋朝的政权。 五、筹策:谋划。 六、出涕:流眼泪。 赏析: 这是一首赞颂李纲的诗。首联“一用靖康,镇遏披猖”,写他任相时,曾镇压过金军,使北方暂时安定;第二联“再用绍兴,方成朝廷”
【注释】 辞章:指文词。翰墨:笔,墨。人言:别人的言辞。 【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米南宫的,赞扬他在书法艺术上的成就。诗人说他“辞章绝俗,翰墨入神”,意思是说他的文词写得好极了,书法造诣也非常高超。“逸气狂才”四字,说明他具有豪放不羁的性格和超群拔俗的才情。“不受狎驯”四字,则说明他不受世俗的约束,不趋炎附势,有一股清高的风骨。最后两句“我思人言,于子则似;不可无一,不可有二”,是对他的评价
这首诗是关于张宣公的颂扬之作。下面是对每个诗句的释义和分析: 1. 颖悟夙成,大本先立。 颖悟:聪明、敏锐。 夙:早,早早地。 成:成就、成功。 大本:根本、基础。 译文:张宣公自幼就聪明敏锐,很早就奠定了他成功的基石。 2. 识见粹纯,践履笃实。 识见:知识见解。 粹纯:纯粹、纯正。 践履:实践、行动。 笃实:坚定、踏实。 译文:张宣公的知识见解非常纯粹纯正,他在实践中脚踏实地
【注释】 朱文公:即宋代理学家朱熹,字元晦,号晦庵。 道纯德备,理明义精:道德纯洁完备,道理明白精深。 具圣人体:具备了圣人的体魄。 集诸儒成:汇集了众多儒家学者的思想成就。 秋肃春温,海涵岳峙:秋季肃杀而春天温暖,海洋包容高山屹立。 斯文桢干,后学仪矩:这是文化事业的根本支柱,是后来学者的楷模。 【赏析】 朱熹在《朱子语类》卷五十二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朱子每见人有作文者,则曰
【注释】 1. 古像赞:古代的佛像和神佛画像 2. 二百零五首:即《古像赞》共有205篇。 3. 一百七十九:指李延平编选了第179篇。 4. 早岁豪迈:早年时期豪放奔放。 5. 中更纯粹:中年时期更加纯朴。 6. 造诣既深:造诣深厚。 7. 涵养亦至:涵养也到了极点。 8. 冰壶秋月:比喻清亮如冰的明澈心境。 9. 表里莹然:表面和内心都晶莹剔透。 10. 考亭雅范:考亭,宋代朱熹讲学之地
这首诗是朱韦斋的《古像赞》中的第178首,共205首。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诗句解释 - 早力文词:年轻时就致力于文学创作。 - 方驾韩欧:与韩愈和欧阳修相提并论。 - 晚窥圣学:晚年深入研究圣人之道。 - 宗师程周:尊崇程颐和朱熹这两位儒学大师。 - 知言之微:理解言语的微妙之处。 - 知德之奥:了解道德的深远奥义。 - 成子大儒:成为一位学问渊博的大儒。 译文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仲淹创作的《文丞相赞》,共有二百零五首。这是其中的第一百九十首,题目为“文丞相”。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1. 烈烈文山,忠节孤劲。 - 烈烈:形容山势险峻,气势磅礴。 - 文山:这里指的是文天祥(1236-1283),南宋末年的抗元英雄,以忠诚和气节著称。 - 忠节:指忠诚和节气,即不背叛国家、保持正直的气节。 - 孤劲:孤独而坚韧,形容文天祥在困难中依然坚持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