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承恩
这首诗名为《三石联芳诗》,由清代诗人所作,其内容充满了对自然美景与文化历史的赞颂。下面逐句翻译并附上注释: 1. 宇宙生奇异,山川产俊良。 - 世界充满了奇特的景观和优秀的人才(奇珍错瑀璜)。 2. 地灵自今昔,神贶兆祯祥。 - 大地的灵性从古至今,神灵的恩赐预示着吉祥的征兆(黑水奠雍梁)。 3. 巴蜀雄南纪,蚕丛肇启疆。 - 巴蜀地区是南方的强国,而蚕丛是这片土地的开拓者(岷峨横井鬼)。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全诗共有四十八句,每句五言,共二百八十二字。下面是诗句和译文对照表: ``` 寒夜大雪霰,冰山郁嵯峨。 登堂欣有会,对菊可无歌。 狎恰三人共,联翩五字哦。 差池胥会少,感慨系时多。 韩孟才非敌,曹刘兴不过。 高城闻击柝,深巷息鸣珂。 放浪予诚罪,撝谦公谓何。 疏弦馀古调,劲质靡柔柯。 雕鹗横霄汉,骅骝蓦涧坡。 岂惟抒悃素,直用发天和。 纵语言无择,论心谊不颇。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古意》,是一首五言古诗。 下面是对每句话的解释和赏析: 1. 美人生南国,绝世多妍姿。 - 诗句释义:一个美好的人在南方的国度中,他的美丽无与伦比,充满了吸引力。 - 赏析:这里用“美人生”作为开头,表达了诗人对南方美人的赞美之情。"绝世多妍姿"则强调了这位美人的独特魅力,她的美丽超越了常人。 2. 窈窕如游龙,青杨宛娥眉。 - 诗句释义:她的姿态优雅而迷人
奉题涯翁集句录后其一 我思李夫子,篇章盖其馀。 平生制作外,揽古为嬉娱。 藉之发吾真,陶写亦自如。 浩穰诸名家,精采毕献输。 譬之大盈府,充牣随所须。 木难兼火齐,瑶瑛与琼琚。 蒐罗尽瑰珍,见者心神舒。 元戎统六师,挥斥熊与貙。 箫韶八音备,琴瑟谐笙竽。 组织敚天巧,剂量极锱铢。 浑无斧凿痕,若以一气嘘。 翁才实兼人,不受绳墨拘。 驱役混古今,约束谁能逾。 大行与王屋,移易来庭除。 天吴及紫凤
展谒孟庙 稽首孟夫子,万古道学宗。 七篇溯源流,乃与洙泗通。 义利王伯辨,日星丽苍穹。 拳拳救世心,绩视禹稷同。 早年事咿唔,童子呫哔功。 及兹咏圣涯,钻研愈无穷。 兹晨出祠下,瞻谒展敬恭。 巍巍泰山尊,恍若亲德容。 道术丧千载,异论方讻讻。 无由起夫子,为我摧其锋。 天理有至正,吾道惟大中。 叩公公不言,涕泪沾心胸。 译文: 我向孟夫子鞠躬致敬,他是永恒的道学之宗。 《论语》七篇是源头和脉络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很严格,需要将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下面是我对这个古诗的理解: 1. 我思贤哲人 —— 我想到贤明的哲人。 2. 不与寻常肩 —— 他们不同于普通人。 3. 方其髫龀日 —— 当他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 4. 事业先可占 —— 他们的事业可以预先预测。 5. 温公当年事 —— 指宋朝的王安石(温公)。 6. 谁把丹青传 —— 谁把王安石的政治改革画成了画? 7. 伟哉击瓮时 ——
【注释】: 浅薄谅非任,兹意不可虚。但恐袭金根,有识同揶揄 浅薄:学识不深,理解不透彻 谅:相信。任:责任。兹:这。之意:这个意思 虚:空 但恐袭金根:怕像唐高宗那样被武则天篡位 金根:指皇帝的姓(即李) 有识:了解这件事的人 同:和 揶揄:讥笑 【赏析】: 此诗是作者自谦之作。“浅薄谅非任,兹意不可虚”,作者说自己学问不深,对世事的理解不够透彻,所以做事没有信心;“但恐袭金根,有识同揶揄”
注释: 1. 峻阁压巑岏:形容阁楼高耸入云,巍峨壮观。巑岏,山名,此处比喻山峰。 2. 闲来一倚栏:空闲时靠在栏杆上欣赏风景。 3. 飞甍悬袅袅:形容屋脊飞翘,轻盈飘逸。 4. 曲磴郁盘盘:曲折的石阶盘绕交错。 5. 海岳同标胜:指山海两地都以壮丽著称。 6. 羲娥互转丸:羲和(神话中的太阳之神)与月亮轮流转动,如同日月交映。 7. 望穷孤鸟没:看到远处的一只孤鸟消失在天际。 8. 神爽朔风寒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倾盖名闻旧,谈文愧老成。才高推鼎甲,心莽得夷庚。 - “倾盖”意指初次见面或朋友相遇时,用“倾盖”来形容彼此之间的亲近与交流。此处表达的是对老朋友重逢的感慨。 - “谈文”指的是讨论学问、文学等话题。 - “愧老成”表达了作者自谦之意,认为自己不如年纪较大的人成熟。 - “才高”意味着才能出众。 - “鼎甲”古代科举制度中,考取状元者称为“鼎甲”。此处指作者才华出众。
这首诗是杜甫在唐代安史之乱期间所作,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首联“官理无休暇,良宵共此筵”描述了作者公务繁忙但仍然与好友相聚饮酒的场景,展现了他的豁达和乐观。 颔联“地当深巷阻,候属一阳前”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命运的忧虑,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 颈联“款语方谐洽,披襟各粲然”描绘了作者与朋友畅谈的情景,展现了他们的亲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