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承恩
【注释】 凌波:在水上行貌。尘袜:比喻世俗的俗人,指那些不学无术的人。解佩:指古代传说中楚王赠给郑袖的和氏璧和琼琚,以象征爱情。传说楚王曾将这两宝送给郑袖,作为与郑袖的爱情信物。仙魂:指仙人的灵魂或仙女的魂魄。蕊珠宫:指神仙居住之所。自秋春:自始至终。 【赏析】 这首诗是题画诗,诗人借画上水仙来寄托自己的思想感情。首句写画中水仙的形象:“凌波尘袜恐非真”,言画中水仙虽如凌波微步
湿云狼籍水悠悠,茅屋人家竹树幽。 野鸟不知缘底急,飞先渔艇过溪头。 译文: 天空中布满了厚重的乌云,水流显得更加悠长,这是一幅典型的江南水乡景象。茅草房屋,绿树成荫,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而美好。然而,这些美景并没有逃过野鸟的眼睛,它们似乎正在寻找着什么,急于找到食物。就在这时,一只渔艇率先划过了溪头的水面,打破了这份宁静。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和生机勃勃的自然生态
【题解】 这是一首写景的诗。首联写江头之景,二、三两联写诗人对友人乘船远行的关切与想象。全诗语言朴素自然。 【注释】 ①宿不卷:指冬日的云层厚重,不肯散开,故用“宿”字。②暝(míng):傍晚。③津:渡口。④草阁:指诗人的草屋茅舍。⑤瀹(yuè)茗:泡茶。⑥扁舟:小船。⑦兴:兴致。 【题解译文】 江头冻云密布,天色昏黄,暮色降临时雾气迷漫。我坐在草屋里品茗,不觉夜已深了
【解析】 “汉室推贤日,周畿仗钺辰”:汉朝推举贤能的一天,在周王畿执掌兵权的大日子。 “谋谟禆庙略,怀夹沛皇仁”:谋略匡正国家的策略,怀着对沛皇仁爱的深情。 “已见流亡甚,兼虞寇盗频”:已经看到逃亡的人数很多,又忧虑盗贼频繁出现。 “旬宣催命急,拔擢拜恩新”:诏书催促时间紧迫,选拔提拔新人恩宠不断。 “许子真奇杰,高才迥绝伦”:许子真是杰出的人才,才能远远超越常人。 “人称今法从,我识旧儒珍”
闻说中朝丧贰师,安边宁有嫁蛾眉。 妾今远嫁何须计,可惜君王损国威。 注释翻译: - 《昭君怨二首》是唐代董思恭创作的一组五言律诗。 - “闻说中朝丧贰师”中的“贰师”指的是汉朝时期的名将李广利,他因与匈奴作战而去世。这句表达了朝廷失去了一位英勇的将领。 - “安边宁有嫁蛾眉”中的“蛾眉”代指美丽的女子,这里用来形容王昭君。这句话表明王昭君远嫁到匈奴是为了国家的安定和边境的安宁。 -
【注释】 知君:了解你。君,这里用作对人的敬称。雅意:高雅的情致。邻渠:靠近水渠。判尽:全部判别。芳菲:花草的芬芳香气。子云亭:杨季玉所建,在浙江杭州西湖。子猷居:王徽之曾居此地,后人因以“子猷”名居。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友人杨季玉而作,赞扬了杨季玉高洁的品质,同时表达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首句“知君雅意亦邻渠”,意为了解你的高雅志趣,就像靠近水渠一样亲近
掩泣临行致一言,妾身万死不须怜。 圣朝不杀毛延寿,还有奸人学蔽贤。 注释与赏析: - 诗句解读: 1. "掩泣临行致一言" - 指昭君在临别前流泪,并留下了一句话。这句话可能是对未来的担忧或希望。 2. "妾身万死不须怜" - 表达了对自身安危的担忧,但并不希望皇帝怜悯自己。 - 译文: 1. 她(昭君)在离开时流泪,并留下了一句话,表示自己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危险。 2.
【注释】 罗袜轻移:指女子的脚轻轻移动。下玉除:从台阶上走下来。木犀花:木犀,一种香草,其花香气浓郁。下玉除:从台阶上走下来。踌蹰:踌躇不前。 南来雁:指秋末冬初从南方飞来的候鸟大雁,秋天往北方迁徙,冬天则返回南方。平安一札书:一封平安信。札书:古代书信的统称。 赏析: 这是一首写闺怨的诗。诗的前两句写女主人公的愁苦。“罗袜”三句写她愁坐于阶前,思念丈夫而徘徊不已,又因不见丈夫来信而更加焦虑不安
【注释】: 廿:二十年。龙孙:即“龙孙竹”,一种竹子,这里指竹笋。 我:作者自己。饱风味:意谓自己对竹味已非常熟悉,故用此语。草玄亭:作者自号“草玄子”,此处泛指一个亭子。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首句写诗人同杨季玉的友谊之深,结句写为好友饯行之意。 全诗语言朴实无华、平易自然,却能将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读来感人肺腑
【注释】 瀛洲:指传说中的仙境,泛指海外。列俊髦:聚集英俊人才。 坑焚:坑杀,烧死。秦天子:秦始皇。乾坤:天地。汉朝:汉室,即汉朝。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政治讽刺诗。首句写西阁中聚集了众多的俊杰,为文运之盛;次句写文运衰微、人才凋零;末句借秦始皇焚书坑儒,说明汉朝重兴后要灭掉秦王朝的余党,以巩固政权。全诗用对比手法,揭露了统治者的暴政和昏庸,表现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愤慨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