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承恩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和情感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局部的含义来归纳中心思想。 “舟中夜坐”,点明时间、地点、人物。“山头斗柄挂寒芒,烟水浮空正渺茫”,写景。诗人在船上夜晚坐着时,抬头看见斗柄挂着寒芒(北斗星),江面笼罩着薄雾蒙蒙。 “坐久不知江月落,满身风露湿衣裳。”抒情。作者因为久坐而忘记了时间,直到月亮西落,才发现自己已经很久没有动过身子了
注释:我的朋友们有的已经作了和诗,又得到三首。 续得淮南招隐章,幽怀抵死惜春光。 续作淮南招隐的诗,幽深的心情到了极点才肯舍弃,吝惜着春天的光华。 经旬不出郊原步,绿草相将叶渐长。 十天没有到郊外散步,看到绿草相将,叶子逐渐长大
【注释】 江行口号:在船上吟咏的诗歌。 远水:远处的水。 微波(mó fú):微风吹动水面泛起的波纹。 簇细纹:像细小的花纹一般。 乱帆:参差不齐、杂乱的船帆。 高下挂斜曛(xūn): 形容夕阳斜照,映照在高低错落的帆船上。 牢落:孤单零落。 居人少:居住在这里的居民不多。 一带青山映白云:指山与云相互辉映的景象。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江行景色的七言绝句。诗人以简练的语言
【诗句释义】 归次嘉兴喜儿侄来候二首:归到嘉兴,见到儿和孙辈来探望。 无限离愁未易裁,今朝不觉笑颜开:我有很多离别的愁苦难以裁减,但是今天却没有忧愁了,因为看到你们来了。 春风江上孤舟近,乌帽青衫见汝来:春天的风吹过江面,你乘坐的小船靠岸了,你戴着帽子穿青色长袍来了。 【译文】 无限离愁未易裁,今朝不觉笑颜开。 春风江上孤舟近,乌帽青衫见汝来。 【注释】 归次:回到嘉兴。 子侄:子女和孙子。候
【注释】 归次嘉兴喜儿侄来候二首:在嘉兴(今浙江嘉兴)停留时,我的儿子喜儿和他的弟弟侄儿来看望我。 何事今朝散客愁:为什么今天会有散客的忧愁。 阿咸兄弟候归舟:我的小儿子阿咸和他的弟弟侄儿等在归家的船上。 惊看忽忽无他问:看着他们,突然之间没有其他的问题。 白发慈亲健在不:慈祥的白发父母健在否?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陆游的《游山西村》中的一部分。 诗的前两句写景。“何事”三句点明题旨
注释:我曾经在竹楼里学习写诗,卷子里还保留着墨色光芒。 作者的主人现在已大半零落了,只剩下苍翠的树木拂过云天。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竹楼和竹子的景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既抒发了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同时,诗人通过对竹子的描写,也暗示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注】 1. 曲江:指曲江池。位于长安城东南,是皇家园林之一。 2. 故国瞻梅岭,望杳天南欲断肠:从故国(即长安)远眺梅岭。望杳天南(指南方的长安),想望远方而心情烦乱,如同将要断肠。 3. 今日曲江试回首,只将梅岭认家乡:在今天的曲江池中试着回头遥望梅岭,只能看到梅花,就把它当作故乡来看待。 【赏析】 此诗为诗人于大历三年(768)春初,客居曲江池畔所作。 开篇二句:“昔从故国瞻梅岭
【解析】 本诗是一首抒情诗。第一首写诗人乘舟南行,途中的感慨;第二首写夜梦归乡。诗人乘舟南行,在船上随意写下几行诗句。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我乘船南行万里,就像天上飘荡的仙槎(chá,木筏)一样。”但想到家乡,心中却有说不尽的惆怅,好像乱麻一样,令人心烦意乱。 第二首写梦中思乡之情。“青山”指故乡的青山,“隔”字用得十分巧妙,说明梦魂不能回到故乡。“昨夜分明又到家”,表明作者在梦中已经回到故乡了。
注释:我非常想见到家书,但苦于未能如愿以偿。在梦中,昨夜收到家书。 在梦中看到的内容却显得模糊不清,以至于我几乎忘记了那些话语。当我醒来后仔细辨认时,发现原来是“平安”两个词,它们让我感到最为真实。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中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诗人虽然身处他乡,但心中始终牵挂着家人的生活和安危。在梦中与家人团聚时,他们的话语和情感也深深地触动了诗人的心灵。然而,当醒来后,那种亲切
梦家 环玉溪边风日晴,千花万花相间明。 笑侍慈闱献春酒,不知身在赣州城。 注释: 梦家:梦回家园。 环玉溪边风日晴:玉溪是一条小河,在江西省会昌县,诗人可能曾经在此居住,所以称其为故乡。 千花万花相间明:形容花朵繁多且颜色艳丽,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耀眼。 笑侍慈闱献春酒:慈闱,即慈母,这里指作者的母亲。献春酒,是在春天向亲人敬献美酒的习俗。 不知身在赣州城:赣州,今江西省赣州市,作者当时可能身处异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