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是修
【注释】: 贱贫众所恶:指贫穷的人往往受到众人的厌恶。 士之常:士人的常态。 束书返故园:把书本放回原处,即回家。故园,家乡、故乡。 结屋瞰清江:建造小屋俯瞰清凉的小河。 稍种门前柳,亦种墙下桑:稍加种植门前的杨柳,也种植在墙下的桑树。 元运:天地万物运行的规律或自然的变化。这里指宇宙的自然规律。 外物徒扰攘:外界的事物只是扰乱骚动而已。 达人无不可:有智慧的人没有办不到的。达人,通达事理的人
诗句释义 朔风号海甸,十月雪漫漫。 - 注释:北风呼啸着吹过海边的草原。 - 赏析:描绘了北方边塞特有的寒冷和空旷景象,同时也表达了对边防将士生活条件的艰辛。 画戟攒云暗,铁马蹴冰寒。 - 注释:画戟(古代兵器之一)闪烁在乌云之中,马蹄踏在结冰的道路上发出寒气。 - 赏析:用“画戟”和“铁马”形容边疆战场的严酷环境和将士们英勇无畏的精神。 但顾主恩重,宁论北伐难。 - 注释
诗句原文: 汉国千年固,遥天万里平。 那堪风雨夜,梦不到咸秦。 漠漠云山白,悠悠云雁声。 令严铁衣冷,雄剑动光精。 男儿生盛世,有身当奉君。 但谓奇兵出,边尘日可清。 何知沙漠迥,白首未成名。 注释: - 汉国千年固,遥天万里平。这句话表达了汉朝国家长久稳固,天空辽阔无垠的景象。 - 那堪风雨夜,梦不到咸秦。这句话表示在风雨之夜,无法梦见咸阳的故乡。 - 漠漠云山白,悠悠云雁声
诗句:黄河发西昊,下决昆仑峰。 译文:黄河从西边的天上来,下游冲断了昆仑山的峰峦。 赏析:此句以黄河之源起于西昊,以及它所引发的自然现象来开篇,既描绘了黄河的自然景观,也隐喻了作者对国家命运和历史大潮的感慨。“下决昆仑峰”中的“决”字,不仅描述了黄河的强大冲击力,还隐含着对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国家分裂局面的隐喻。同时,“下决”一词也体现了作者对于时局的无奈和对未来的忧虑。 第二句:奔流几万里
【注释】 屏迹衡门下:隐居于衡山之南的衡门之下。衡门,指简陋的居所;屏迹,退隐不出。 久于世物违:长久地与尘世的事物疏远。 君子抱大道:有德君子坚守着大道。 动静贵知机:动静之间,贵在懂得时机。 躬耕足我食:亲自耕作以维持生活。躬,亲自。 妇蚕充我衣:妻子纺织以供衣服所需。蚕丝织布为衣物,是古代女子的一种工作。 万事付不理:万事万物都交给自然去处理。 云林日因依:云林,指高耸入云的树木。日因依
诗句释义 1 篱落秋虫鸣:篱笆外的蟋蟀在秋风中鸣叫。 2. 烟火四邻息:周围的烟火气息逐渐减弱,不再那么热闹。 3. 匡坐不笑语:我坐着不动,也不与人交谈,显得有些忧郁。 4. 悠然念群物:我静静地思考着周围的万物,感到悠然自得。 5. 春风昨相过:昨日的春风似乎曾经来过。 6. 天地皆颜色:天地都呈现出一种颜色,可能是春或夏。 7. 从谁降严霜:是谁带来了这肃杀的严霜? 8. 一朝尽摧绝
这首诗是诗人在晚年所作,表达了他对世事的感慨和生命的无奈。以下是诗句与译文、注释及赏析: 1. 萍根无所著,荡漾江汉间。 - 注释:浮萍没有固定的根,随波逐流,漂流在长江和汉水之间。 - 赏析:诗中用“萍”比喻诗人自己,表示诗人没有稳定的根基和依靠,只能随波逐流,生活无定。 2. 与浪共浮没,随风相往还。 - 注释:与波浪一同起伏,随风飘荡,来回不定。 - 赏析
【注释】 十载:十年。长安路:指长安城内的道路。始出咸阳关:从长安城出关,到达咸阳。吊:悼念。今古:指古今英雄。落日北邙山:太阳落山的时候,在北邙山上。何所有:有什么呢?万冢榛芜间:无数坟墓中长满了野草。强半:大半。金井:井名,位于洛阳。朽骨:腐烂的骨头。露斑斑:暴露在外,被泥土侵蚀,显露出痕迹。人语:有人说话。狐兔走:狐狸和兔子在跑动。烟景:烟雾笼罩的景象。莽愁颜:一片荒凉、愁苦的景象。多少
日入机暂息,日出还复萌。 世俗恣贪玩,昼夜亦无分。 不自揣已量,碌碌空劳生。 智哉庞德公,移家归鹿门。 山月长对眠,陇云时伴耕。 身潜名益远,心敛道弥宏。 惟存一清约,持之遗子孙。 注释: 1. “日入机暂息,日出还复萌。” 日落时机器暂时停止工作,日出时又重新开始。 2. “世俗恣贪玩,昼夜亦无分。” 世俗的人只顾着玩耍,白天黑夜也不分先后。 3. “不自揣已量,碌碌空劳生。”
【注释】 ①宁:岂。 ②异:不同。 ③荒哉:多么荒淫啊。楚襄王:指春秋时吴国国王夫差,在位期间(前527—前496),曾与越国争霸,败于越后,沉湎于声色犬马,荒淫无度。 ④浪迹:漫游,放荡不羁。阳台:《列子·汤问》中记载,夏朝末年,伊尹被商汤任命为相国,他离开家时,妻子涂山氏在城郊送别,他在台上唱歌:“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