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锡
注释: 南风:暖风。薰:香,熏烤、吹拂;滞:停留; 吾庐:我的居所,这里指作者的住所。 北风:寒风。 带书:带来信件。 赏析: 首句“薰风滞南艇”,写诗人在温暖的南方小船中,被南风熏得晕眩,无法自持。这两句看似描写自然景观,实则蕴含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他对温暖气候与寒冷环境的对比。 第二句“何处忆吾庐”,诗人通过“忆”字表达了他对于故乡的深深怀念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蕞尔蛮夷长”,指蛮夷的首领。这句诗的意思是:这些蛮夷首领,狂妄自大,竟敢与天斗;“干天不自量”,“干”是冒犯、冒犯的意思,“干天”即冒犯上天;“不自量”即不知自己的力量如何;“干天不自量”意思是:这些蛮族首领竟妄自尊大,冒犯上天;“泰山垂压卵”,比喻蛮夷的首领妄自尊大,不知自己的力量如何;“辙擘可能当”,比喻蛮夷的首领妄自尊大,不知自己的力量如何。 【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综合素养目标的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去准确把握作者在创作这首诗时的情感,并据此理解诗中意象的特点。 “有路沿云断,无人但鸟呼”,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沿着小路,云雾缭绕;没有人烟,只有鸟儿在啼叫。“路”指小道,“云断”指云雾消散了。此句以动衬静,渲染出一片寂静幽美的意境。 “半山御落日,始觉客怀孤。”这两句的意思是说,登上半山
注释:满地都是萱草,是谁种的呢?金花缠绕着北堂。孩子们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不让忧愁长久了。 赏析:此诗是一首劝慰母亲不要过于忧虑的劝慰诗。首句“满地萱谁种”是反问句式的设问形式,以疑问语气起兴,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深切同情;接着写萱草花的艳丽,用“金花绕北堂”来形容萱草花的绚丽多彩,也暗指母爱如萱草花的鲜艳美丽,给家庭带来欢乐和幸福。后两句则是直抒胸臆,说如果儿辈们能理解母亲的苦衷
在萍乡泛小舟下湘东 十里□山路,茅檐五七家。机舂人不见,流水自翻车。 注解: -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景象,诗中的“萍乡”是地名,位于今江西省西部;“湘东”泛指湘江以东地区。 - “刀舟”是指小船,因其形状似刀而得名。 - “□”可能是诗人笔误或者地名的一部分,此处应为“蓬”,意为水边或河边。 - “五七家”指的是大约有五到七户人家,这里的“七”可能是数字错误,应为“七”。 -
以下是《萍乡泛小舟下湘东绝句》的逐句翻译和赏析: 1. 诗句:贪看滩上凫,回头忽相失。 译文:我忍不住想去看那些在江边嬉戏的野鸭,但当我转身时,它们突然就消失了。 注释:凫:野鸭。 赏析: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这种美景稍纵即逝的无奈和留恋。 2. 诗句:何如贪程心,翻恨滩舟疾。 译文:与其被贪婪所困扰,不如珍惜时光。反而因为船行得太快而感到遗憾。 注释
【释义】 采桑的女娃,在江上劳作。茅屋的农家,依然过着平静的生活;山野的花,随她结束一天的劳动,各自谋生的道路。 【译文】: 在江上采桑的女子,她的茅屋仍然是家。 山野中的花随她结束一天的劳动,各自谋生之路,她们也各得其所。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女娃在江上采桑,而她的家是茅屋,生活平静而简单。然而,山野中的花儿也在各自的路径上追求着自己的生活
注释: - 紫蕨长镵老,黄茅野烧晡。 - 紫蕨:一种植物名。长镵:锄头或镰刀等农具。老:指年老体衰。黄茅:一种植物名。野烧晡:傍晚时分的野火焚烧。 - 春风缘瑟缩,桃李自华敷。 - 春风:春风拂面的感觉。缘:靠近,接触。瑟缩:形容风寒冷。桃李:桃花和李花,泛指春花,比喻美好的事物。自华敷:自生光彩。敷:开花、盛开
【注释】:怪,奇怪。天机,指梅花的生机。幽香,指梅花的清幽之香。 译文:我很奇怪为什么枯萎的梅树在寒雪中还能独自散发香气?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用笔描绘出一幅梅树傲雪图,赞美了梅树的坚强品格,表现了诗人不惧严寒、坚韧不拔的品质和高洁的人格
注释: 客思闲流水,禅房静碧山。 这是说客居在外,心中常怀故乡之思,所以客居之地的一溪流水,也成了他思念的对象。 草玄如许借,乘月扫松关。 这里的“草玄”是指写作,而“松关”则指代诗人自己。诗人以草玄自喻,表示自己的作品虽然不够成熟,却仍希望借此向人借物,希望能受到别人的赏识与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