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锡
【释义】 四面望去,千山合拢,夹城双流。 旅途中春天的河洲十分洁净,不省得已经过藤州。 【译文】 放眼四周,只见层层叠叠的青山相接,夹着一条条小河奔流。 春日里河洲上水波荡漾,十分洁净,我却没有察觉自己已到了藤州。 【赏析】 首两句写远景。丙戍正月赴南宁途中,四顾群山环绕,夹着小溪奔流,一派江南水乡景色。“四望”是远眺,“千山合”,“夹城双流”,都是从视觉感受写出,突出了景物的明丽秀美
【注释】 饮钮司训:指诗人的侍从。 初冬:指初冬时节。 芭蕉亭:即“芭蕉阁”。 一尊:一杯酒。 翠扫:形容酒气浓郁而芳香,如同被绿色扫过。 浓蕉:浓绿的芭蕉叶。 溢户来:飘荡到门外来。 疑是:以为是…… 广□官:指皇宫中的太监。 独冷:单独一人感到寒冷。 阳和:温暖的阳光。 偏许:偏心地给予。 隔年回:过了一年才回来。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中描写了初冬时节江馆开宴的情景
注释:樱桃花忽然被东风吹开,两三枝花儿已经盛开。 好像溪边采撷樱桃的女子,凝妆临水照多时。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猛可”起句,形容樱桃花开放之快,似乎东风在一瞬间吹过了小池。接下来写樱桃花的繁盛,“朱樱”即红樱,指樱桃花,“两三枝”表明数量不多,但足以令人赏心悦目。最后两句写樱桃花的美。樱桃花像溪畔采摘女子一样美丽,她们凝妆临水,欣赏自己的美丽,久久不愿离去。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
【注释】乌蛮滩:地名,在今贵州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天设蛮江险:天生的蛮江险恶。疏凿仗神功:用疏通和开凿的方法来治理水患。 译文:天生的蛮江险恶,鸿蒙一派通达。不需要谈论大禹治水的功绩,疏通开凿全靠神灵。 赏析:诗中“天设蛮江险”一句点出乌蛮滩地理位置的险要,地势险恶;“未须论禹迹”一句表明作者对大禹治水功绩的认识,认为治理乌蛮滩这种地方,用不着大禹的功劳,因为这是自然形成的
乌蛮滩 西征的将士们,艰难困苦的道路不要犹豫。 不久就能平定南虏,薰风奏凯,归来时歌声悠扬。 注释: - 乌蛮滩:指西南边疆的乌蒙山一带的险峻地带,这里指云南。 - 尔多士:尔多是你们的意思,尔多士即你们这些出征的士兵。 - 道路莫辞艰:道路艰难,不要犹豫。 - 不日平南虏:不用几天的时间就可以平定南方的敌人。 - 薰风奏凯还:薰风,指和煦的春风;奏凯,指奏乐庆祝胜利。 赏析:
注释: 乌蛮滩:指横州附近的乌蛮山一带。 扰扰:喧哗,纷乱。 横州路:即横州路,是一条通往横州的大道。 征夫意自闲:征夫们的心思自然变得轻松悠闲。 数声:几声。 秦吉了:秦地的歌曲。 一枕:指在乌蛮山上睡觉。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横州道上征夫们心情的诗。诗中描述了征夫们在繁忙的道路和嘈杂的环境里,心情逐渐变得轻松起来的景象。诗人以“扰扰”和“闲”这两个词来表现征夫们心情的改变,既生动又形象。此外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题考核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重点考核情感的体现和艺术手法的运用,答题时注意根据诗歌的景物形象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本题中第一句“地僻安居蒶”中的“地僻”意思是偏僻;“蒶”意思是一种野草;全句意思是:偏僻的地方住着人。第二句“江深隐俗浑”中的“江深”意思是:江水很深;“浑”意思是浑浊不清;全句的意思是:江水深而浑浊
【注释】丙戍:即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部兵:指调遣军队。南宁:古郡名,今广西省南宁市。道中:经过的路上。杂韵:杂乱的韵诗。长洲:地名。在今江苏苏州市西南。三十里:一作“十里”。烟火:火光。接戎炉:与军火相连。蜂虿穴:比喻祸乱的根源。何年:何时。尽扫除:彻底清除。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战争的诗歌。诗的开头两句写诗人经过长洲时所见景象。“长洲”是地名,在今江苏省吴江县南。“三十里”,一作“十里”
【注释】 (1)丙戍正月:指元至元二十七年(1292)正月。 部兵:调拨的军队。 赴南宁:奔赴南宁,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 道中:途中。 杂韵:杂诗。 敌忾:同仇敌忾,指齐心协力对付敌人。 三千士:指军队的士兵总数是三千人。 □:箭靶上画的靶心。 鲁连子:战国时著名辩才,姓鲁,名连。 封侯:古代一种官名,因功封爵。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至元二十七年(1292)正月从广西南宁奉命率军北征
【注释】 邕州:今广西南宁一带。 乌蛮滩:在邕江边,水势汹涌。 一鼓千艘上:指鼓声起时,许多船同时开进。 三军共解颜:指全军将士都面露喜色。 【赏析】 《乌蛮滩》是一首描绘水战的诗。诗人在诗中以简练的语言,把乌蛮水战的壮观场面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诗的前两句写水战开始,乌蛮滩上战船云集,声势浩大,形势紧张;接着写战斗激烈,鼓声一起,战船一齐驶入江中;最后一联写胜利在望,将士们欣喜若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