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时翔
【注释】 谢桥:谢公桥,在今浙江省杭州市。榆钱:榆树的叶子像钱一样。 【赏析】 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是一首怀人之作。上片写词人与心上人的别后相思之情。下片写词人思念心上人的情怀。全词以景起兴,情景交融,情韵悠长,含蓄蕴藉,婉约动人。 上片首句“薄幸”,即《薄幸》曲,是唐教坊曲,为宫调名。因词牌中有“薄幸”二字而得名。本词用此曲调,当指词人为情所苦,有伤逝之叹。谢公桥,即谢公亭
望海潮是宋代词人张孝祥的词作。此篇写景抒情,意境清幽,情调闲逸。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苔阶萧寂,花瓷平浅,圆波一镜分明。银鬣小张,锦鳞低跃,居然群戏清泠。西日傍帘旌。漾玉钩斜影,也被闲惊。庭树飘英,几番吞吐似无情。 苔阶:青苔铺满台阶。萧寂:寂静冷落。花瓷:指花饰的瓷器。平浅:平面光滑。圆波:指水面上的波浪。一镜:形容水波像镜子一样明亮。银鬣:指银白色的鱼鳍。小张:指鱼鳍张开的样子。锦鳞
卖花声二首 却立看梳妆。暗惹衣香。下楼携手坐西廊。良会乍圆光怕别,袖掩啼眶。 是处最难忘。那不思量。路儿争比意儿长。判把勤勤心一片,抛与璚窗。 【注释】 1.却立:独自站立。 2.暗惹:暗中触动。 3.下楼携手:从楼上下来,手牵手。 4.坐西廊:坐在西面的走廊上。 5.良会:美好的聚会。 6.忽圆:即团圆,这里指夫妻团聚。 7.袖掩啼眶:用手掩住眼泪。 8.是处:处处。 9.不思量:不想。 10
【注释】 碾瓦成沙,填波架屋:指隋炀帝修建大运河,使江南的泥土运到北方,北方的泥土又运到南方。无复昔(jì)王亭槛:没有从前的帝王亭阁。无复昔(jì)者,不再有从前的帝王了。疏烟淡抹,小雨微蒙:形容春天景色,烟很淡,雨很小。野花向人低糁(sǎn):形容花儿低矮地靠近人。 “休问枚叔邹生”句:枚叔即枚乘,邹衍,《七发》是枚乘所作赋。“七发徒存”,意思是说《七发》这篇赋已经存在,但已无法再读。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此诗是作者于汴都(今河南开封)偶遇一位佳人而作的。全诗写景叙事抒情,层层推进,意境深远。“泛清波摘遍”,即在清凉的水面上荡舟。诗人乘船游赏,看见一个女子,在雾气中轻盈地扇着扇子,像一朵盛开的花。她轻移莲步,从桥畔走来,那身姿,如同彩云一样绚丽。女子的愁绪随着她的行踪飞去,那如螺的屏风上,彩云似的帷幔斜曳。女子的愁眉已锁,她正对着那扇屏风,似乎在倩影里寻觅着什么
醉蓬莱 缅繁华仙苑,构造精奇,道君曾驻。玉洞瑶林,待灵真相语。一夜金风,万花齐落,枉采江南树。巧庇玲珑,斗残山骨,天亏难补。 五国城边,借羊为石,认雪成花,几多愁苦。归梦无凭,怅东风虚度。回首神京,似围弱水,渺蓬莱何处。劫后惟留,残阳一抹,苍烟千缕。 注释: - 缅繁华仙苑:怀念繁华的仙境,意指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 构造精奇:建筑精巧奇特。 - 道君:道士,这里指神仙。 - 玉洞瑶林
【解析】 此诗是写春日园林景色。开头两句,点出“春”字;“采香乍定”,即“芳菲初定”。以下六句,描写了园中春景:嫩叶柔柯,渐觉森沉,装点更饶幽景;烟丝微润蒙茸碧,恰小院、藓痕交映;算一年、此最佳时,忘却落花凄冷;休道寻春较晚,趁初霁步屧,闲园支径。几树榆槐,几本蕉桐,依约翠云千顷。红楼巳怕珠帘隔,况又是、阴阴欲暝。怎奈他、不断莺声,碍了倚阑人影。 【答案】 绿意 采香乍定。被夜来风雨,芳林洗净
塞翁吟 此最佳公子,何事但绣平原。敬爱客、御夷门。竟刎颈酬恩。临风一送秦军退,毛薛又进良言。魏既重,赵终存。 注释:此诗的最佳公子指的是诗人自己,他为何事只是绣着平原?敬爱宾客,御守边疆。竟以生命相报的恩情。临风一送秦军退却,毛薛又进良言。魏已经重视,赵国最终得以保存。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对公子的最好赞美。他用塞翁失马的故事来表达对公子的敬意。塞翁失去了一匹好马
【注释】 ①缃叶:浅黄色的树叶。②丹萍:即丹荔,一种红色水果。③玉版:比喻美玉。④斗金丸:形容珍贵的东西。⑤瑛盘:《晋书.石崇传》:石崇与王恺争豪,以百金赌墅谷,崇输,遂科崇二顷田与恺,恺得志,作紫丝布步障四十里,交广香径三里。⑥华林:华美的园林。⑦温尉:温峤,字太真,东晋时人,曾任尚书郎、侍中等职。⑧斗帐红珠双颗:形容珍贵的宝物。⑨胭脂:古代女子化妆用的颜料。⑩猩唇:红色的嘴唇
【赏析】 此词写春景与美人。上片写春景,起三句写春色,下三句写春态,“匀”为均匀,“染”为染成,指春风把柳条吹绿了。“一线”二句用“眉儿”喻柳条,说春风吹得柳条细长如线,柳枝轻轻垂下,像少女含愁的蛾眉,又好像翠波偷窥着人。“嫌怕轻寒勒”,怕的是春风吹得柳条太嫩,容易受寒,所以偷偷地立在楼头。“爱画桥”、“低衬水阑深赤”两句写春景。春风吹过,柳条摇曳,映衬着画桥、水榭、栏杆等景物,显得更加娇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