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桥春晚。记梦踏、诗魂未懒。问向日、青骢嘶处,一去悠扬谁见。竟何堪、爱近榆钱,漫空不受东风管。任绣幕遮留,纤葱捉取,难得轻狂心转。
听蓦地、潇潇雨,应打落、荒沟断岸。纵丁宁紫燕,重来衔起,粉香已被尘泥染。泪珠千点。倩清江、化作浮萍,也怕漂流远。收身有路,惟在枯禅静院。

【注释】

谢桥:谢公桥,在今浙江省杭州市。榆钱:榆树的叶子像钱一样。

【赏析】

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是一首怀人之作。上片写词人与心上人的别后相思之情。下片写词人思念心上人的情怀。全词以景起兴,情景交融,情韵悠长,含蓄蕴藉,婉约动人。

上片首句“薄幸”,即《薄幸》曲,是唐教坊曲,为宫调名。因词牌中有“薄幸”二字而得名。本词用此曲调,当指词人为情所苦,有伤逝之叹。谢公桥,即谢公亭,位于浙江杭州西溪边,为唐代诗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作。词人回忆与心上人相会之时,心情欢畅,神魂俱醉,仿佛回到了白居易当年游赏谢公亭的时期。

过片三句,言心上人已离去多日,但词人仍不能释怀,仍然时时牵挂着心上人之近况。“爱”字点明词人对心上人的感情。“榆钱”,即榆荚,初生未老的榆树的种子,形状略如铜钱,故称。这里借榆钱来喻指心上人。“漫空”即满天、到处,意谓心上人离开之后,无处不显其踪影。“难”字承上启下,由心上人离去后的寂寞惆怅之意转到了词人自己无法排解愁绪的无奈之中。“任绣幕遮留”一句,既写出了词人在心上人离去后无所适从的空虚感,也表现出词人对心上人一往情深的深情。“难得轻狂心转”一句,则进一步表达了词人对心上人的深深怀念之情。

下片起笔两句,言词人听雨声中,想到心上人此时正在风雨飘摇之中,而自己却不能前去探望。这两句不仅写出了词人的孤独凄凉之感,而且写出了词人对心上人的深切挂念之情。“丁宁紫燕”,语出南朝梁元帝萧绎《玉树后庭花》:“紫凤朱鸾,流苏宝盖……紫燕黄龙,朱雀屏风……”“紫燕”指代心上人,言词人想象心上人正在紫燕飞舞的时节重归故地。然而,紫燕虽然归来,词人却只能空自盼望,而不能亲见其面。“粉香已被尘泥染”,言心上人虽然归来了,但词人的心上人已经沾染了尘埃。这几句既写出了词人对心上人的思念之深,又表现出词人对心上人的怜惜之情。

末四句,写词人对心上人的思念之情。“泪珠千点”一句,言词人思念心上人至深,以致泪流满面。“倩清江”句,言词人思念心上人至深,以至于希望将这份思念之情寄托于清江之上。“浮萍”即浮萍草,生长水边的低湿处。古人认为它随波逐流,无根无蒂,因此常用它来比喻飘泊不定之人。此处用“浮萍”喻指思念之心,意谓思念之心随着流水漂泊远去,难以寻觅。

【译文】

谢公桥上春天已到,还记得梦中踏青的时候。问:往日青马嘶鸣的地方,你走了以后是否还能听见?到底谁能了解我的心情?我不愿接近榆树的叶子,任由春风如何吹拂都不肯靠近。即使有绣帘遮挡,也无法阻止纤长的枝条抓住我,使我无法轻易摆脱。

听到忽然的潇潇细雨,应该打落荒沟断岸上的野草。纵然燕子答应回来衔走残存的花蕊,可花蕊已被尘土污染已看不见颜色了。我泪水纵横如千点珍珠,只好请清江把我化作浮萍,也怕漂流太远。收身之路就在那寂静的枯禅静院,可以让我静心参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