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遂
谒子真祠 梅山梅市梅家墺,总得嘉名为子真。 张禹孔光俱已矣,岂无遗迹但埃尘。 【注释】 谒子真祠:拜访子真先生祠堂。子真,即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晋朝彭泽县(今江西省景德镇市东郊)人。曾做过彭泽令、征西参军等官,后弃官归隐田园。 梅山梅市梅家墺,总得嘉名为子真。 梅山梅市,指庐山。“墺”,同“崖”。“总”是“总是”的意思。这句说梅山梅市的梅家崖上,永远流传着对陶渊明的美好赞誉和怀念
诗句释义与赏析 第一句:“曾因肖象下箕星” - 解释:这里指的是肖岩的形状或形象类似于箕星(一种天文学上的象征,代表北方),就像北斗七星一样。 - 关键词注释:肖像 - 象征性地指肖岩的形态或特性。箕星 - 在中国古代星宿图中,位于北方天空中,是四象之一,象征着北方。这里的“下箕星”可能意味着肖岩具有某种象征意义,如引导、守护等。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对肖岩独特形态和特质的赞赏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此诗是一首咏物诗,写瑞香的香气。首句“晓见花开意味长”写瑞香在清晨开放时,花瓣舒展,花蕊吐露,芳香四溢,令人陶醉;第二句“夜深放出紫荷囊”,写瑞香到了晚上,花朵凋谢,花托上包藏的花蕊仍然散发出沁人的幽香,这幽香像小袋一样盛着,所以称“紫荷囊”。第三句“须知睡里真香足”,说这种幽香是睡眠中自然流露的,不是人工制造的。第四句“犹锡佳名号瑞香”,说这种香气很美
谢赵庐州送淮白 淮泗曾经禹决馀,斯民无复惧为鱼。 淮水源流贯中州,南北分界九十秋。 欲放此鳞归纵壑,要留佳瑞入王舟。 译文: 淮水之源千古流贯中州大地,自南向北分为南北两段,历经九个春秋。 如今百姓不再害怕被洪水围困,犹如鱼儿得以安全归海。 昔日的危机已经过去,如今的安宁让人羡慕不已。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淮水的源头和流向,以及它给人民带来的益处
第一句“宁考神御奉安原庙”,出自唐代诗人元稹的《唐故太尉兼御史大夫上柱国赠司空平章事武公神道碑》。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在祭祀的时候,皇帝将祖先神灵的神位安置在原来的庙中。 第二句“卤簿萧萧鼓吹鸣,属车前导乘舆轻”,出自唐代诗人元稹的《唐故太尉兼御史大夫上柱国赠司空平章事武公神道碑》。这一句的意思是说,皇帝的车队在道路上行进时,吹鼓手们演奏着音乐,而皇帝乘坐的车子却十分轻盈。 第三句“□□殿里朱门閟
枕上闻钟 南来听是保宁钟, 钟送风来风送钟。 气只与声无间断, 此心何况与人同。 注释:在南方听到的这尊钟声是保宁寺钟,钟声随风而来,也随风吹去。这声音与声音的气息永不中断,而我的心又怎能像钟声一样与人共鸣呢?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作者以“钟”为题,描绘了保宁寺中大钟的声音与气息,表达了自己对钟声的感受。首句直接点明钟声来自保宁寺,次句描绘了钟声随风而来、随风而去的情景。三
注释:汉朝人沉默寡言却敢于发表危言,吴市人逃名耻于保全自己。千古以来没有人能理解这种意境,却把姓字当作梅花一样的仙道来追求。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对于古代文人的感慨和批评。他认为,汉朝的人虽然沉默寡言,但是敢于发表危言,他们的这种行为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是非常难得的。而吴市的人则不同,他们宁愿逃名耻于保全自己,也不愿意为了自己的名声而牺牲自己的利益。这种行为在他们看来是非常不值得的。 在历史的长河中
注释: 宁考神御奉安原庙:在原庙中供奉着宁考神灵。宁考指对死者的尊称。 经旬风雨陡新晴,一夜蟾光直到明:经过十几天的风雨后,天气突然晴朗了,月亮也从黑夜里升起,一直照到天明。 清晓衣冠原庙去,分明眷佑似平生:清晨起来,穿上衣冠(即衣帽)前往原庙,仿佛得到了神明的庇佑,如同一生都没有过一样。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经历了一段艰难的日子后,终于迎来了一个晴朗的夜晚和明亮的月亮。诗人在清晨起来
赠无梦道人的诗中,“中人有梦君无梦,乐思怀事不同”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状态和人生理想的思考。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 1. 第一句的解读 - 中人与君的不同:“中人有梦君无梦”揭示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中人(普通人)往往被世俗的欲望和功利所困扰,而君子则能超越这些束缚,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 快乐与思考的差异:“乐思幽怀事不同”反映了诗人对于内心快乐的不同追求。有的人追求物质享受带来的快乐
登尊经阁 王遂诗词鉴赏 1. 诗歌原文 登尊经阁,月到长赢麦已秋,闲将心事付沧洲。但惭一着输先手,欲为诸公让出头。山畔翩翩疑过雁,水边帖帖似飞鸥。丈夫家法无多子,后乐须为天下忧。 2. 诗句释义 - 月到长赢麦已秋:描述月色映照下,长赢地区小麦已经成熟的景象。 - 闲将心事付沧洲:将心中杂念寄托于广阔的水域之中。 - 但惭一着输先手:意识到自己在棋局中犯了一个错误。 - 欲为诸公让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