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占梅
六言绝句四首 其三 怪石清流回绕,奇花瘦竹回遭。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象,诗人以细腻的语言勾勒出怪石、清流、奇花和瘦竹等自然元素,展现了一种和谐而美丽的画面。其中,“怪石”指的是形状奇特的石头,给人以突兀之感;“清流”则指清澈见底的溪水,象征着纯净与宁静;“奇花”和“瘦竹”则分别代表独特的花卉和纤细的竹子,它们的存在为整个画面增添了生动的色彩和动感。整首诗通过这些元素的交织
乌眉崎(地名)遇雨 译文注释及赏析: 汗多衣褦襶(衣服因出汗而变得湿重、黏腻),峻岭道崔嵬(山峰高耸,山势陡峭)。 酷日蒸雷出(烈日炙烤着大地),奔云挟雨来(乌云滚滚,大雨倾盆而下)。 沟渠鸣急水(小河中水流湍急),野径绝纤埃(田间小路上没有尘土飞扬)。 顷刻旋开霁(天空很快放晴了),斜阳照路隈(夕阳的余晖洒在山间小路旁)。 【注释】 1. 乌眉崎:地名。2. 汗多衣褦襶:衣服因出汗而变得湿重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我们来逐句翻译这首诗: 1. 问渡向芦洲,天空景更幽。 - "问渡向芦洲" 意为询问渡船将要抵达的芦苇洲。 - "天空景更幽" 描述了天空景色变得更加幽深美丽。 2. 霞光明似晓,露气湛如秋。 - "霞光明似晓" 描绘了朝霞明亮,仿佛是清晨的太阳。 - "露气湛如秋"
到处戈矛起,幽居也隐忧。 注释:到处都爆发战争,我这样的隐居者也不免忧虑。 山林多遁客,陇亩有闲牛。 注释:山林里有许多避战的客人,田野里有悠闲地吃草的牛。 税迫荒田纳,粮艰战士咻。 注释:税赋紧迫,荒芜了的田地要征收;粮食艰难,战士们抱怨不已。 点金仙术短,一策莫能筹。 注释:神仙法术有限,一时难以找到好的计策。 赏析:此诗是作者于元至正十一年(1351)在山阴时所写
【注释】 幽阒:静谧。 沙原:沙滩。 结屋栖:搭建房屋栖息。 潮平桥脚短,汐退港喉低:潮水上涨时,桥下水面变宽,桥脚变得较短;退潮时,海水退回,使港口的水位降低。 牡蛎粘船腹,旋螺贴蟹脐:牡蛎黏附在船上,旋螺附着在蟹的身上。 一村风景胜,绿柳护长堤:整个村庄风景优美,绿柳围绕着长堤。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海边渔村晚景图。首二句写渔家在沙滩上搭建房屋栖息的情景。三
【注释】 1.郑氏:作者的姓氏;小庄:即小庄园。 2.媚:娇艳,艳丽。 3.小景:指小巧玲珑的风景。 4.烟霞:云雾、彩霞,这里泛指美丽的风景。 5.一道:一条。 6.清幽:幽静而秀丽。 7.中央:居中的意思。 8.丛竹:密集的竹林。 9.山庄:指作者的庄园。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游览小庄园时的所见所感。 首句“园花争媚陌花芳”是写园内景色。园内花朵盛开,争奇斗艳,与村边的野花一样芳香可爱
这首诗的原文是: 再游北郭园,戏柬郑荫堂 孝廉 曲折林扃荔百株,青山楼外胜披图。 退闲异日重来此,一席君能借我无。 译文如下: 再次来到北郭园,给我的郑荫堂写了一封信,他是孝廉。 曲折的树林中荔枝树有一百棵,青山楼外的风景胜过了一幅画。 将来闲暇的时候再来这个地方,你能借给我一张座位吗? 注释: - 北郭园:古代的地名,这里指代作者曾经游览过的园林。 - 戏柬
【注释】 六月初七:即初伏日。 雨沉斜径没:大雨把小路淹没。 水退涨泥存:雨水退去,泥土又露出来。 一院洼坳处:院子中低洼的地方。 屐(jī)齿痕:用木屐在地面上留下的痕迹。 【赏析】 这首绝句写初夏时雨后小院的景色。首句写雨后的积水,次句写积水后的小道,三句描写庭院内积水处纵横交错的足迹。全诗语言平易浅露,形象鲜明生动。 前两句写下雨过后,积水淹没了小径,泥土被雨水冲刷而显露出来
【注释】:甲寅:即公元1082年,作者在江西任提点刑狱公事。谢氏:即谢安,东晋政治家。废园:指谢氏家族的园林。甃:砖砌。 【赏析】:这是一首咏史兼写景诗。诗人通过描写废弃的园林,来抒发对前朝名臣的怀念之情。 首句“坏甃荒阶遍绿苔”,从视觉的角度描绘了园中景色的凄凉衰败之态;次句“修篁(竹林)左右水潆洄”,则从听觉的角度写出了园林内生机勃勃、水声潺潺的景象。两句诗一实一虚,相得益彰
【注释】 论诗 其二(甲寅) 性灵、学问两宜兼,老妪能知律转严。 俗语都从书史出,一经镕铸值千缣。 【赏析】 《论诗》是清代著名诗人袁枚的一首七绝。这首诗主要论述诗歌创作中关于“性灵”与“学问”、“俗语”、“书史”三者之间的关系,表达了他对于诗歌创作的独到见解和主张。 一、二句,写“性灵”与“学问”的关系。首句中的“性灵”指的是诗人自己的个性、情趣和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