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秉筠
南乡子·翠云草 贴遍玉阶前。秀比双鬟色更鲜。认是烟丝吹不断,缠绵。肯学馀霞散碧天。 弱步不胜怜。误向秋阴拾碎钿。为嘱采篮人仔细,裙边。些小根苗正自牵。 注释: 1. 翠云草:指一种植物,叶子绿色,花朵呈紫色,形状像草。 2. 贴遍玉阶前:形容翠云草在台阶上铺展开来。 3. 秀比双鬟色更鲜:指翠云草的颜色比两个鬓发还要鲜艳。 4. 认是烟丝吹不断:形容翠云草的细长和坚韧。 5. 肯学馀霞散碧天
献衷心 · 子梁“心佛图” - 注释: 1. 料佛飞轻易,心许凡人。多则为、种前因。向妙莲花座,顶礼功深。还不若,方寸地,自家寻。 2. 无佛处,佛才真。此中空洞即檀林。把至情坚铸,不坏金身。毋退志,休亵念,莫分心。 3. 译文: 我料想佛的慈悲之心,虽然容易接近,但心却愿意为凡人所接受。多做善事,种下善因,就像向妙莲座顶礼膜拜,功德深厚。还不如在自己心中寻找佛法的真谛,不要追求外在的形式。
越溪春·春阴 【译文】春天的景色很朦胧,天色阴暗。香雾笼罩着花朵飘浮在空中。碧纱半展红色的栏干遮住花枝,恰似新妆的人儿倦懒地站在高楼之上。初暖仍然寒凉,微晴还带有晦暗,如同梦境般让人愁苦。 轻风悄悄吹动帘钩,香烟凝聚成烟篆在香篝里缭绕。有时几点两三点像雨点般落在窗上,吹来撩乱了人的眼睛。怜惜那绝美的海棠含着醉意,丝丝下垂着枝条。 【注释】 越溪春:唐教坊曲名。又名“采莲令”、“一色”
这首诗是一首咏雪诗。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雪后景色图,表达了自己对雪的喜爱之情。下面我将对每个句子进行逐句释义: 1. 韫玉楼坐雪 韫玉楼:形容楼阁高耸,如同蕴藏着美玉一般。坐雪:在雪中欣赏风景。 译文:在韫玉楼上,我在雪中欣赏风景。 2. 盆梅才放暗香凝 盆梅:指盆中的梅花。暗香:指梅花散发的香气,不易察觉。 译文:盆中的梅花刚刚开放,散发出淡淡的香气。 3. 檐竹萧萧拂瓦棱 檐竹
诗句注释: - 太平时春风: 描述的是春天,通常与和平时期联系在一起。 - 取次花香过槛前: 随意地穿过花木,享受花香。 - 半钩帘: 半卷的帘子。 - 绣裙吹动褶痕鲜:形容女子穿着绣有花纹的裙子,随风轻轻摆动,裙摆上的褶皱显得生动而鲜艳。 - 暗相怜:暗自感到怜惜,可能是对某种情感或景象的感伤。 - 蝴蝶双双栖不定:蝴蝶成双成对地飞来飞去,难以安定下来。 - 草如烟:形容草地上的草非常茂密
【译文】 东风吹得梨花白,花枝如雪满树头。几尺苔草埋香草,春来无痕梦已休。残妆不重蝶儿飞,双燕衔泥筑新巢。怜惜情深似此景,好春何处又归舟? 注释: ①东风吹得梨云老——形容风劲,吹得梨花像白云一样飘散、零落。 ②衔得一星星——比喻少而珍贵的东西。 ③无非是好春(mò yǒu shì hǎo chūn)——意思是说,春天本来就很好。 赏析: 《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一首词
纸阁梅花寒不冻。身坐花前,香在心头动。碎却炉熏无可用。几枝艳雪春人拥。 语笑移时杯茗共。烛外霜钟,又把昏黄送。今夜馀情应入梦。天高月瘦诗魂纵
烟水萦归艇。剩萧萧、秋畦夕照,菊松三径。愁听念家山唱破,清泪明珠比莹。借笔墨、闲情聊骋。绘出凄凉花鸟意,软红尘、不点生绡净。脂粉断,倍幽靓。 宣和旧谱重思省。问当年、南朝烟月,雪泥鸿影。竹笑轩中春去久,一点佛灯低映。又收拾、笔床严整。展卷风流如可接,想鸥波、小梦同鸥醒。写不尽,韶光冷
欺月清寒,助人艳冶。最宜画阁藏春夜。怯风翠袖要深遮,惜花金剪休轻下。 刻向诗围,烧来酒社。隔帘摇影红初灺。生憎双泪对侬抛,可怜馀焰凭谁借
一灯红剩残花滴。觉帐底、浓寒袭。倚枕听时声响寂。钟儿敲毕。鸡儿啼歇。窗影依然黑。 此时小梦刚收拾。又几许、闲愁积。耐得绣衾频转侧。悽悽恻恻。思思忆忆。误了东方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