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湘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对比南院与北院槐树所种之花,赞美了两种不同的品质。前四句写南院花虽早开,却因为阴多露少而凋谢;后四句写北院花虽晚开,却因为脉炼气深、老当益壮而长盛不衰。此诗在咏物时,寓人于物,借物抒情,以物喻人,表达了作者的人生理想和对人生态度的独到见解。 首句“北院槐阴午未明”。北院是作者读书的地方,这里种有一棵槐树,夏日里槐荫如盖。“槐阴”是古人称树荫为阴,这里指槐树的阴凉
【注释】 寄郑三丙昌:写给郑三丙昌。诊缕情乃真:指书信中表达的真情是真挚的。八千里:形容距离遥远。顿首:古代的一种礼节,用头顿地行礼。珍重双红鳞:珍爱对方。珍重:珍视;爱护。双红鳞,即双鱼,代指情侣或夫妻。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远离家乡时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句“寂寞首重回”,描绘了诗人独自面对空荡荡的家门,心中充满了寂寞感。第二句“诊缕情乃真”,则是说诗人通过书信向朋友传达了真挚的情感
杂诗四首 东风吹绿来,好鸟鸣窗树。 往复不愆期,朝朝复暮暮。 树下读书人,今读到何处? 书亦不尽读,读者何所悟。 枝叶脱节根,岂伊古人误? 注释: 1. 杂诗:指不拘一格的诗。四首:这是作者的自谦之词,表示自己写的诗不多。 2. 春风:温暖的春风,指大自然的温暖。 3. 绿来:春天来临,万物复苏的景象。 4. 好鸟:美好的鸟儿。 5. 往复不愆期,朝朝复暮暮:意思是说,每天早晨到傍晚都是如此
种花三首 瓜蔓三尺长,豆蔓三尺短。 绿叶何盘盘,一一穿篱眼。 篱眼纵且横,中间花为城。 行列既布置,深浅亦调停。 注释: 1. 瓜蔓三尺长,豆蔓三尺短:比喻各种植物的茎干长度不同,就像瓜藤和豆藤的长短一样。 2. 绿叶何盘盘:形容叶子的形状像盘状一样。 3. 一一穿篱眼:每一根叶子都像针一样穿过墙壁,形象地描绘出叶的形状和布局。 4. 篱眼纵且横,中间花为城:篱笆上的小孔纵横交错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语言表达及赏析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求考生在通读全诗的基础上,理解把握诗人的情感态度与观点立场;然后要结合诗句分析诗歌的意境与风格;最后对整首诗进行赏析。 1. 理解诗意: “忆少年”的意思是回忆少年时代。 (1)“老屋柴门树打头”的意思是旧时的老屋里,柴门半掩,门前有棵大树,树影斜映在门口; (2)“青山屋后水自流”的意思是屋后的青山绿水,水流潺潺
诗句翻译: - 群山莽回互,众水争一门。横以巨石梁,喷薄若雷奔。汇作重安江,一夫当关尊。 - 黔疆古靡莫,地险何盘盘。何人名响琴,万马空山闻。巨魈閟白日,孤鹘翻寒云。 - 草木紧精爽,萧萧如有人。桥头车马客,衣袂堆黄尘。照影自叹息,百虑删纷纭。解悟成与亏,何处无昭文。 译文: - 群山环抱的江流在曲折蜿蜒中汇聚,水流从不同的源头涌入一个狭窄的入口。 - 巨大的岩石如同一座坚固的桥梁横跨在河上
杂诗四首 阅世四十年,忽忽叹无成。人苦不自知,百感戕其生。 陶潜犹乞食,杜甫尚依人。吟诗岂在好,得酒还独倾。 公卿闻羡人,我何羡公卿? 注释译文赏析 1. 诗句解析与翻译: - “阅世四十年”:这句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经历的反思和感慨,四十年的岁月中,作者经历了许多变迁和挑战,可能伴随着各种挫折和失败。 - “忽忽叹无成”:这里的“忽忽”可以理解为一种迷茫或者无奈的情感
种花三首 种木计十年,种花计一岁。 取适耳目前,亦贵使其继。 朝来买花苗,红紫杂琐细。 僮仆争艺之,顷刻一庭砌。 诘旦掇新华,良亦盛佳丽。 顾予独永怀,秋风会时至。 何不多种菊,以为晚节计。 注释: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种花的喜爱和对秋天的到来的期待。诗人在种花的过程中,既注重眼前的舒适,也注重花朵的生长过程,希望花能够长久地生长。他购买了各种颜色的花苗,让它们迅速生长。早晨买来的花苗
这首诗的格式为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以下是逐句释义: 终日营华服,服成人已老。 整天忙于制作华丽的服饰,不知不觉中人已经变老。 终日营大田,田多生细草。 整日忙于耕作大片田地,田地里却长满了细小的草。 何为世间人,力与天争巧。 为什么世人要努力与自然的力量竞争精巧呢? 长安尘满城,炎天日杲杲。 长安城的尘埃弥漫
汲井下银瓶,起瓶月上手。 释义:我取水时,从井中汲来银瓶,提起银瓶,月亮就映在瓶身上。 译文:当我从井里取水时,我会将水从银瓶中倒出,这时月亮就会映在银瓶上,就像我在看着月亮一样。 注释:汲(qī):用井水。下:倒出。银瓶:银色的瓶子。手:指月光。 泻水入银杯,举杯月亦有。 释义:我把水倒入银杯,举杯饮酒时,月亮也仿佛在看着我。 译文:我将水倒入银杯中,当我要喝酒时,我看到月亮仿佛在看着我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