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院槐树阴,日光午未杲。
南院阴不到,杲杲达昏晓。
同时所种花,南黄北青了。
青者岂不喜,阴多露亦少。
黄者岂不怜,脉炼气深老。
不信待他日,花开看谁好。
人生立功名,岂在迟与早。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对比南院与北院槐树所种之花,赞美了两种不同的品质。前四句写南院花虽早开,却因为阴多露少而凋谢;后四句写北院花虽晚开,却因为脉炼气深、老当益壮而长盛不衰。此诗在咏物时,寓人于物,借物抒情,以物喻人,表达了作者的人生理想和对人生态度的独到见解。
首句“北院槐阴午未明”。北院是作者读书的地方,这里种有一棵槐树,夏日里槐荫如盖。“槐阴”是古人称树荫为阴,这里指槐树的阴凉。“午末”是正午过后的时候,即日落之后。“杲”是明亮的意思。诗人用了一个“未”字,把“杲杲”和“未明”联系起来,说明太阳已经偏西,但还没有完全落下,光线还很强烈。
次句“南院阴不到”,意思是说南院没有阳光。南院是作者居住的地方,这里也是栽有几棵梧桐树,夏日里也有一片凉爽的树荫。“暗”就是阴暗的意思。“达昏晓”则是指到了天黑天亮的时分。
第三四句,“同时所种花,南黄北青了。”诗人把目光从南向北看,发现了一个问题:南院的花儿虽然比北院的花儿开得早,但它们却都死了,只剩下几枝残干败叶了。而北院的花儿,虽然开的晚一些,但生命力旺盛,枝叶葱茏,繁花满树,十分茂盛。
最后两句,“青者岂不喜,阴多露亦少。”“青”是指北方的白花。“黄者岂不怜,脉炼气深老。”诗人把两种不同情况的花作了一番比较,得出这样的结论:北方的花儿虽然喜欢阴凉,但是因为阴处露水太多而容易凋谢;而南方的白花虽然不善于躲避阳光,但是因为那里阴处露水少而能够生存下来。
“脉炼气深老”一句中的“脉炼”、“气深”,都是比喻词,意思是说北院的花虽然不善于躲避阳光,但是因为那里土壤肥沃,气候温和,所以它的花蕾长得结实饱满,开花后能够经久不衰;而南院的花虽然善于躲避阳光,但是由于那里的土壤贫瘠,气候燥热,所以它的花蕾长得松软脆弱,开花后容易凋谢。
“不信待他日,花开看谁好?”诗人在最后发出了这样一个疑问:等到明年这个时候,这两种花究竟哪一种开得更好呢?
这首诗在写法上很有特色,诗人先通过写南院和北院两种花的不同情况,来突出自己的观察结果;然后再通过写自己的看法,来总结自己的观察结果。这样,既显得自然流畅,又显得意味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