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天气蒸,春光快花剪。
楼阁生暮阴,顿失棉衣暖。
幽人观化心,事事不得懒。
一更纸窗鸣,二更声忽断;
三更启户出,掌湿不可卷。
始知春雨细,一使春风软。
檐响始不闻,树滴渐可辨。
水虫涩新吟,炉烟回虚转。
不觉倍怀人,残灯伴孤馆。
《夜雨》
连日天气蒸,春光快花剪。
楼阁生暮阴,顿失棉衣暖。
幽人观化心,事事不得懒。
一更纸窗鸣,二更声忽断;
三更启户出,掌湿不可卷。
始知春雨细,一使春风软。
檐响始不闻,树滴渐可辨。
水虫涩新吟,炉烟回虚转。
不觉倍怀人,残灯伴孤馆。
注释:
- 连日天气蒸:连续几天的雨水让空气变得潮湿。
- 春光快花剪:春天的阳光像剪刀一样快速地修剪着花朵。
- 楼阁生暮阴:楼阁在夕阳的余晖下显得有些阴暗。
- 顿失棉衣暖:突然失去了棉衣带来的温暖。
- 幽人观化心:观察自然变化的心情。
- 事事不得懒:每件事都不能偷懒。
- 一更纸窗鸣:到了一更天的时候,纸糊的窗户会发出响声。
- 二更声忽断:到了二更天,声音突然消失。
- 三更启户出:到了三更天,打开门出去散步。
- 始知春雨细:才知道春天的雨水是多么的细小。
- 风软:春风变得柔软。
- 檐响始不闻:直到雨声停止,屋檐的声音才不再听见。
- 树滴渐可辨:树梢的水珠滴落声逐渐变得清晰可辨。
- 水虫涩新吟:因为水滴落在纸上发出了声响,使得新的诗作听起来有些涩口。
- 炉烟回虚转:烟雾在空气中回旋,仿佛在转动。
- 不觉倍怀人:不知不觉中更加怀念某人。
- 残灯伴孤馆:只有一盏残破的灯光陪伴着孤独的客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一场春雨后的感受和心情。开头四句描述了连续几日的大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尤其是让人感到天气的闷热和不适。接下来的八句则表达了诗人在雨中的所见所感。从“楼阁生暮阴”到“一更纸窗鸣”,再到“二更声忽断”,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雨夜的场景,通过听觉、视觉的描述,让我们感受到了雨天的静谧与湿润。
正当诗人沉浸在雨中的美景中时,“不觉倍怀人”一句突然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向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这里的“倍怀人”可能是指思念远方的亲人,也可能是对某种情感的寄托。接下来的“残灯伴孤馆”更是深化了这一情感,暗示了诗人在这样的夜晚,只能依靠微弱的灯光来度过,这种孤独无助的感觉更加凸显了诗人内心的思念之情。
《夜雨》是一首表达诗人在雨夜中感受自然之美的同时,也抒发了内心情感的诗歌。通过对雨夜景象的细致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深入挖掘,诗人成功地展现了一个既宁静又充满思绪的雨夜画面,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独特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