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吹绿来,好鸟鸣窗树。
往复不愆期,朝朝复暮暮。
树下读书人,今读到何处?
书亦不尽读,读者何所悟。
枝叶脱节根,岂伊古人误?

杂诗四首

东风吹绿来,好鸟鸣窗树。

往复不愆期,朝朝复暮暮。

树下读书人,今读到何处?

书亦不尽读,读者何所悟。

枝叶脱节根,岂伊古人误?

注释:

  1. 杂诗:指不拘一格的诗。四首:这是作者的自谦之词,表示自己写的诗不多。
  2. 春风:温暖的春风,指大自然的温暖。
  3. 绿来:春天来临,万物复苏的景象。
  4. 好鸟:美好的鸟儿。
  5. 往复不愆期,朝朝复暮暮:意思是说,每天早晨到傍晚都是如此。愆期,违背了时间的规律和节奏。
  6. 树下读书人:指那些在树下读书的人。
  7. 今读到何处?:现在又到了何处?
  8. 书亦不尽读,读者何所悟:意思是说,书籍是读不完的,读者又能从中得到什么呢?
  9. 枝叶脱节根,岂伊古人误?: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对古代诗人作品的批判态度。他们认为古人的作品脱离了现实生活,没有真实的情感和内容,因此被后人误解。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春天的时候写的,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他通过写自己在春天的时候,听到了鸟儿的叫声,看到了春天的到来,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变化。同时,他也通过写自己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对人生、对社会、对历史的看法。
    这首诗的开头两句“东风吹绿来,好鸟鸣窗树”,描绘了春天的到来,万物复苏的景象。这两句话简洁明了,一下子就把读者带入到了春天的景色中。
    第三句“往复不愆期,朝朝复暮暮”,则是对前两句的具体解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每一天都是如此,早上到晚上都是这样。这是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感叹,也是对生活的无奈。
    第四句“树下读书人,今读到何处?”,则是对前面内容的反思和提问。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读书的思考。他认为读书是无止境的,但读者又能从中得到什么呢?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第五、六句“书亦不尽读,读者何所悟”和“枝叶脱节根,岂伊古人误?”则是对这个问题的进一步探讨。他认为书籍是读不完的,而读者又能从中学到什么呢?同时,他也觉得古人的作品脱离了现实生活,没有真实的情感和内容,因此被后人误解。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和对读书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对社会、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