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传霈
烟花自古艳扬州,远道相思思不休。 译文:烟花自古以来就以扬州为最美丽,因为距离遥远,所以我常常想念你无法停止。 注释:烟花,指烟花柳巷,古代扬州的繁华之地,此处泛指扬州的美。 远道相思思不休,灯火两三凄客舍,潮头千万涌乡愁。 译文:因为距离遥远,我常常想念你无法停止,在客舍中只有几盏微弱的灯火和深深的孤独感。 注释:两三个微弱的灯火,是形容客舍中的景象,也表达了诗人的孤独感。 雄心兀兀金焦峙
诗句释义 1 将之松江藉以南旋 - “将之”表示准备或打算。 - “松江”指今天的上海市松江区,是一个著名的历史文化名镇。 - “藉以南旋”意味着准备前往松江进行南行。 2. 昔日偶然来江北,今朝无计到江南 - “昔日”指的是过去。 - “偶然”表达了某种意外或巧合。 - “江北”通常指的是今天的江苏省北部地区。 - “今朝”意指现在。 - “江南”指的是长江以南的地区,包括今天的浙江
子方招游上海 约我乘潮买钓舟,分明补作昔年游。 壶觞此夜亲朋酒,粉黛谁家歌舞楼。 日落江边胡马嘶,月明海上锦囊收。 一隅差喜东南守,应许连朝忘客愁。 注释: 1. 约我乘潮买钓舟:邀请我去乘着潮水去购买一只钓鱼的船。 2. 分明补作昔年游:这分明是在补做我们以前游玩时的情形。 3. 壶觞(shāng)此夜亲朋酒:今天晚上,和朋友们一起喝着美酒。 4. 粉黛谁家歌舞楼:是谁家的楼上正在歌舞? 5.
我们将这首诗分为以下四句:登龙光阁在淮城南 龙光高阁峭摩天,日暮登临思渺然。 万树朔风排雁阵,几村夕照返渔船。 城头画角催人急,檐外铃声答语圆。 多少轮蹄盘鸟道,可曾南望息风烟。 解析: 1. 第一句:“登龙光阁在淮城南” - “登龙光阁”可能指的是一个具体的地理位置或者一个与龙有关的建筑物。 - “在淮城南”指明了这个位置在淮河的南部。 - 注释:龙光阁位于淮城的南部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十朋所做,全诗如下: 海陵四咏岳王墩 盐宗祠石小香岩,迢递朱阑映碧杉。 春去犹开花烂漫,楼深惯听燕呢喃。 曲池傍榭鱼清数,洞石当门柳未芟。 语罢钟声起邻寺,半林落日已西衔。 注释: - 盐宗祠石小香岩:盐宗祠的石头小而香,岩石在远处显得高远。 - 迢递(tiáo dì):遥远,这里形容朱阑和碧杉的景色遥远迷人。 - 春去犹开花烂漫:春天过去,仍然开着花,形容景色依然美丽。
【解析】 本题考查对重点诗句的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意的基础上,抓住诗中的主要意象,分析诗歌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和表达的思想观点。 “差慰书香不断传,归来先咏采芹篇”意思是:家学渊源,书香不绝如缕,我回来后,首先吟咏《采薇》这篇诗。 “狼烟以后千馀里,鸡曙从前二十年”意思是:自从狼烟四起,战乱之后,我们相隔千里;而如今天刚破晓,已过去二十多年。 “漫道青衿同拾芥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满地冰霜斗室居,虽然困顿亦舒徐。” - 释义: 描述的是作者居住在一个寒冷的室内环境中,四周充满了冰冷和霜冻。尽管环境艰苦,他/她依然能够保持一种从容和舒缓的态度。 2. “懒思尘世无穷事,补读吾生有用书。” - 释义: 这里表达了作者对世俗事务的兴趣不大,他/她更愿意专注于学习和阅读那些对他/她有用的书籍。 3. “饭罢聊将闲步数,睡馀常觉客心虚。” - 释义:
舟抵云间 青山白水赴茸城,晓岸鸣鸡夹橹迎。 短堞云开孤塔影,一湖风送夜潮声。 浮家到处成新眷,好友逢时证夙盟。 又是昏黄团话旧,洒窗微雨亦关情。 译文: 青山翠绿的湖水通向茸城的码头,晨光熹微中,岸边的鸣鸡伴随着划桨的声音迎接我们的到来。 远处的城墙在云雾中若隐若现,一座孤塔的轮廓映入眼帘,夜晚的潮汐声在湖面上回荡。 我们在各地漂流,与家人朋友团聚,共同见证了我们的友情和誓言。 我们围坐在一起
【注释】 书香:指读书声。慎维持:谨慎地保持下去。南北无端借一枝:借喻寄居他乡。偏到:偏偏到了。那堪:哪能承受?分时:时节,指春暖花开的时节。云外:天空中。乌哺:乌鸦在树上觅食。斋前春草绿:书房前的草都长出嫩芽了。同有:一起都有。感怀诗:感伤情怀的诗。 【赏析】 《春日书怀寄叔兄徐州》,此为宋之问寄给其堂兄宋叔玉(字季昌)的一封信。宋之问与宋叔玉都是初唐诗人,同属“初唐四杰”
海陵四咏岳王墩 《海陵四咏》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一组诗,共四首。这首诗写的是岳王庙旁的岳王墩,是岳飞被害的地方。 虎踞龙盘回绝尘,何年古柏接东邻。 岳王庙坐落在浙江杭州西湖南岸的小山上。山虽不大,景色却很幽美。登上山顶,放眼望去,只见一片绿油油的稻田,远处的村庄掩映在茂密的竹林中。 寺僧作友枝皆杖,地脉钟灵树亦神。 这两句是说,这里树木参天,古木参天,枝叶繁茂。这里的寺庙也很古老,僧人在这里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