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传霈
【注释】 平常喜欢和雅人交往,如今离别了同伴,无可奈何。早晨起床怜爱年幼的弟弟,还从帐篷里面问他哥哥的情况。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于光绪二年(清光绪六年)五月十二日所写,共十首,这是第九首。此诗为悼儿绝句,表现了作者在孩子夭亡后的痛苦之情。 “平时嬉戏雅情多”,平日与雅人相处,情意投合,欢声笑语,十分融洽。“抛别同侪没奈何”,因为要离别,只好无奈地告别。 “晓起堪怜小阿弟,犹从帐里问哥哥”
【注释】 绝妙清才:绝妙的才能。 管仲:即管仲姬,春秋时齐国的美女,以美貌著称。 王孙:贵族子弟。 吴兴:今属浙江湖州市。 佳话:美好的故事。 墨竹:水墨画中的竹子。 【赏析】 《包子庄示其陈姬人花鸟画册索题 其二》是一首七绝诗,作于光绪二年(1876年),作者为张之洞,时年三十三岁。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陈姬人花鸟画的赞赏之情。全诗共四句,每句七个字,结构严谨,语言流畅。下面是逐句翻译和赏析:
诗句原文: 蓝桥旧事记前因,花鸟图成笔底春。 惹得黄徐齐叹赏,偏教闺阁觅传人。 注释: - 蓝桥旧事: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一个美丽的传说故事,其中涉及到蓝桥这个地方。 - 记前因:指的是记录下这个故事的来龙去脉。 - 花鸟图:指画中描绘的是各种花卉和鸟类的景象。 - 成笔底春:指画面中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 - 惹得黄徐齐叹赏:吸引了像黄宾虹和徐悲鸿这样的著名画家的赞赏。 -
注释:我怎能不因教书而变得情痴?临别前伤心欲绝,对家中的事务了解得清清楚楚。我呼唤家人却无法让他们前来送行。分明是在告别的时刻,内心充满痛苦。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为悼念亡妻而作,表达了作者对妻子深深的思念和悲痛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情感深沉真挚,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共四句,每句七个字,押韵。下面是逐句释义: 1. 写成宫韵李唐朝,曾说吴鸾降碧霄。 - "宫韵"指的是宫调的韵脚,这里指诗歌的平仄声调; - "李唐朝"可能是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的诗才不及李白、杜甫等唐代大诗人; - "曾说吴鸾降碧霄"则表明诗人曾经表达过对天上吴鸾(一种神兽)的羡慕之情。 2. 一样清贫资翰墨,何须仙眷羡文箫。 - "清贫"在这里指的是物质条件不丰富
诗句释义: 1. 共列门墙溯品流, - 表示一起学习、探讨学问或品行的高低。 2. 惟君健笔粲花稠 - 指你的文笔如同繁花一般绚丽多彩。 3. 珠光长照苕溪月 - 形容你的文章像月亮一样明亮,照亮了苕溪(一条位于浙江省的长河)。 4. 不数人间桂子秋 - 意思是你的文章并不逊色于秋天的桂花,这里比喻你的文章胜过秋天的桂花。 5. 赏析: 这首诗是徐渭在清光绪二年丙子(一八七六年
注释:棘闱鏖战,指的是科举考试的紧张竞争和激烈的角逐。名流,指的是有名望的人或知识分子。况复明湖烟景稠,意思是更加突出明湖的美丽景色。料峭西风偏扑我,形容西风刺骨,寒冷难耐。不教同话六桥秋,意味着我不会让你在秋天的时候和我一起欣赏美景。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科举考试中的竞争压力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他通过描绘明湖烟景和西风的寒冷,表达了他的孤独和无奈。同时,他也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注释】 艺林:指文学艺术。松影:指松树的影子,这里代指松树。 【赏析】 这首诗是丁丑(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诗人在四十岁的时候写的。诗人在艺术的道路上已经走过了很长的一段历程,但还没有获得一点成功,因此心中难免有些沮丧。但诗人并没有因此而灰心丧气,而是仍然坚持着自己对艺术的追求。 首句“韶华容易水东流”,意思是说,美好的时光就像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很容易就消逝了
注释:我如此闲适的家居生活才是真正的闲,小窗下读书的乐趣胜过乡关。 朝云终古芳名在,遥指城南学士山。 【赏析】:此诗是诗人在包子庄示其陈姬人花鸟画册索题的第四首七绝。诗人在清光绪二年(1876年)三十三岁时所作。 诗一开头写自己的闲适之乐:“如此家居方是闲”,这一句是全诗的总领,“如此”二字,道出了自己对目前生活的满足和惬意,而“方是”二字,则强调了这种闲适之乐的难得和可贵。
【注释】 题:写。艺林:艺苑,指绘画。 松下听泉小影 其一(丁丑(清光绪三年,一八七七年,三十四岁)) 松间清泉声细细,山中画卷意绵绵。 一叶落处秋声起,几度回眸旧梦牵。 【赏析】 《松下听泉小影》是一首描绘画中的自然景物的诗,通过对松间清泉和山中画卷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首句“松间清泉声细细”,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松间清泉的声音如同丝线般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