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敏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鉴赏诗歌的形象,就是把握形象的特征。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是品味其表现力和感染力;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主要是分析运用的技巧及其作用。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理解全诗的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来分析。首先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写秋日登高怀远的七言绝句。开头两句“登高愁负东园约,骑马何辞泥泞前”,写诗人登高远望,因思及与友人之约而感到愧疚
骤雨潇潇已沸汤,兰芽别自蔼清芳。 地炉纸帐疏烟薄,活火寒泉飞雪香。 几片绿云凝露润,一瓯碧玉喷珠光。 茶经陆羽真能事,轻细相看入品尝。 注释: - 骤雨潇潇已沸汤:形容大雨如注,水声如同煮沸的开水。 - 兰芽别自蔼清芳:指兰花的嫩芽散发出清新的香气。 - 地炉纸帐疏烟薄:形容室内空间狭小,空气流通不畅,烟雾弥漫。 - 活火寒泉飞雪香:指火苗在寒冷的水壶中燃烧,发出类似雪花飘落的声音
全虚花十咏雨花 中书新判五花荣,异彩疑从腕底生。 文士有椎皆烂熳,才人入梦倍峥嵘。 霜毫寒带秋烟重,露颖光含春色明。 棐几闲看更堪赏,砚池墨沈趁幽清。 注释:中书新判五花荣,指中书省的判决文书,色彩斑斓如同五花盛开。异彩疑从腕底生,指手腕下产生的不同色彩,如同五彩斑斓一般。文士有椎皆烂熳,指文人手中的毛笔,都变得烂漫起来。才人入梦倍峥嵘,指文人梦中的意境,比平常更加壮美。霜毫寒带秋烟重
全虚花十咏雨花 金谷豪华夜宴开,颜烧绛蜡带春回。 苞含小粟凝红蕊,焰冷疏烟绣绿苔。 忽见飞蛾疑是蝶,忍教香骨化成灰。 阿谁喜报张罗幕,烛影金莲上苑来。 注释: 1. 金谷:晋朝石崇的别墅,在洛阳城西。豪华:指宴会的场面盛大。 2. 颜烧绛蜡:点燃红色的蜡烛。 3. 春回:春天来临。 4. 苞含小粟:花朵苞里包裹着细小的花籽。 5. 凝红蕊:花蕊呈现出红色的色泽。 6. 焰冷疏烟:烛光昏暗
艳借鹅黄色静娟,梁园雪后倍幽然。 开樽不觅罗浮路,剪烛真宜纸帐眠。 蜡国暖香融玉骨,孤山晴日染霜天。 相看载酒容相过,欲向东坡学问禅。 诗句释义 1. “艳借鹅黄色静娟”:此句描述蜡梅的颜色和状态,鹅黄是其颜色,静娟则形容其姿态优雅。 2. “梁园雪后倍幽然”:指在梁园(可能是作者的居所)雪后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3. “开樽不觅罗浮路”:意指无需寻找罗浮山(广东的名胜)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东郊感怀》。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平原极目四围宽,篱栅村村夕照寒。 - “平原”指的是广阔的田野或平地,“极目”表示远眺,“四围宽”形容视野开阔,“篱栅”是指篱笆,这里可能是指村庄周围的栅栏,“村村”指代各个村庄,“夕照寒”则描绘了傍晚时分夕阳余晖下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凉的感觉。 2. 童牧烧残荒草黑,斧樵声入野云干。 -
诗句原文: 点滴天公费剪裁,丝丝舞态自低徊。 洒空应有神鞭驭,散处疑从天女来。 译文: 雨滴如同天工巧夺的裁剪般落在空中,每一丝都在低回地舞动着。雨珠洒落在空中似乎有神力驾驭,散落各处宛如仙女降临一般。 注释: 1. 点滴天公费剪裁:形容雨滴像是天工精心裁剪出来的,充满了人工雕琢的痕迹。 2. 丝丝舞态自低徊:描述雨滴像丝线一样轻柔地摆动,仿佛在低语。 3. 洒空应有神鞭驭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快速地阅读诗歌,抓住关键语句把握诗歌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再结合着诗句中的关键词来理解诗句的含义,并结合着诗句的意思来赏析句子,最后要写出自己的看法和感受。本诗是一首登高望远的怀古之作,诗人借景抒情,抒发了作者在佳节重阳节与友人登高望远的情怀。 “九日同敬亭子谦登道院斗母阁”:九月九日这天
已分星星染鬓华,闲将款段夕阳斜。 开樽预醉重阳酒,冲雨来寻三径花。 瘦菊烟深吟旧圃,荒池秋老散鸣蛙。 对床记取今宵约,不作渑池道上嗟。 诗句逐句释义: 1. 已分星星染鬓华:形容自己的头发已经变得稀疏,如同星星般点缀着白发。 2. 闲将款段夕阳斜:在夕阳的余晖中悠闲地散步。 3. 开樽预醉重阳酒:提前准备好庆祝重阳节的酒。 4. 冲雨来寻三径花:冒着雨去寻找那片被三径覆盖的花地。 5.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红浸宁真玉有瑕,摩挲诗眼望偏赊。 - 关键词: 红浸、宁真玉、瑕 - 解释: 描述红润的玻璃瓮映照下,犹如玉石般晶莹剔透,但其中难免有些微瑕疵。 - 译文: 红色渗透到玻璃之中,仿佛真的玉器带有微小的瑕疵一样。我摩挲着眼睛,凝视这美景,却觉得它显得有点遥远和不真实。 2. 锦鳞小跃疑无水,碧浪初浮似落花。 - 关键词: 锦鳞、小跃、碧浪、初浮 - 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