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愁负东园约,骑马何辞泥泞前。
酒榼话残挑烛夜,竹廊风响对床眠。
小窗雁冷三更雨,短菊秋荒一径烟。
犹忆题诗鹤岭上,苔封藓蚀十三年。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鉴赏诗歌的形象,就是把握形象的特征。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是品味其表现力和感染力;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主要是分析运用的技巧及其作用。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理解全诗的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来分析。首先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写秋日登高怀远的七言绝句。开头两句“登高愁负东园约,骑马何辞泥泞前”,写诗人登高远望,因思及与友人之约而感到愧疚。接着“酒榼话残挑烛夜,竹廊风响对床眠”,写诗人与友人畅谈至深夜,然后两人便在竹廊上倚着栏杆,一边品着美酒,一边听着外面风声,一起进入了梦乡。中间两联是写景抒情,首联“九日冒雨过敬亭夜宿话旧”,点明时令、地点、人物。“东园约”暗指与友人相约登高赏菊。“马”字写出了诗人冒雨骑马去赴与友人的约会的情景。“何辞泥泞前”表明不顾泥泞险阻也毅然前行,突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颔联“酒榼话残挑烛夜,竹廊风响对床眠”,写诗人与友人畅谈至深夜。诗人用“挑”字将两人倚着栏杆,一壶酒喝到一半时挑开灯芯,借着微弱的灯光继续饮酒的情形生动地表现出来。“竹廊风响对床眠”则写出了两人在竹林中靠在一起睡的情景,突出了他们彼此间的亲密无间。颈联“小窗雁冷三更雨,短菊秋荒一径烟”写景状物。“小窗雁冷三更雨”以景作结,暗示了时间已是深夜,雨还在不停地下着,而此时又正是秋雨绵绵的季节。“短菊秋荒一径烟”,则描绘了一幅秋日荒凉的景色,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他对故园的思念之情。尾联“犹忆题诗鹤岭上,苔封藓蚀十三年”,写诗人在鹤岭上题诗之事。诗人回忆往昔与友人共饮畅谈的美好时光,感叹时光飞逝,转眼已经十三年过去。“苔封藓蚀十三年”既点出了时间的长久,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此联是写景抒情,以景结情。

【答案】

译文:

我登上高处为朋友担忧辜负了约定,骑马不怕路泥泞在前。

酒杯空了挑亮蜡烛夜话,竹制长廊中风声如诉伴着床铺。

夜深时分听到窗外雁声凄冷,秋菊凋零小径里落满烟雾。

仍记得当年题诗于鹤岭之巅,那里青苔封裹石碑苔藓斑斑。

赏析:“九日冒雨过敬亭夜宿话旧”首联交代了时间和地点,“九日即重阳节”,“敬亭”是地名(在今安徽宣城市),作者当时身居他乡,不能回故乡参加重阳节宴,所以冒雨来到敬亭山访友。第二联“马”字写出了诗人冒着雨骑马去赴与友人的约会的情景。“何辞泥泞前”表现出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谊,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颔联“酒榼话残挑烛夜,竹廊风响对床眠”写诗人与友人畅谈至深夜,诗人用“挑”字将两人倚着栏杆,一壶酒喝到一半时挑开灯芯,借着微弱的灯光继续饮酒的情形生动地表现出来。“竹廊风响对床眠”则写出了两人在竹林中靠在一起睡的情景,突出了他们彼此间的亲密无间。颈联“小窗雁冷三更雨,短菊秋荒一径烟”写景状物。“小窗雁冷三更雨”以景作结,暗示了时间已是深夜,雨还在不停地下着,而此时又正是秋雨绵绵的季节。“短菊秋荒一径烟”则描绘了一幅秋日荒凉的景色,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他对故园的思念之情。尾联“犹忆题诗鹤岭上,苔封藓蚀十三年”写诗人在鹤岭上题诗之事。诗人回忆往昔与友人共饮畅谈的美好时光,感叹时光飞逝,转眼已经十三年过去。“苔封藓蚀十三年”既点出了时间的长久,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此联是写景抒情,以景结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